钱,就不回家,常到下程石壁沟一带转悠。
一天,忽见两个人拽根绳子,在那山畔上丈量土地,不禁心里疑惑,便踱将过去,问:“你两个量地干啥嗫?”
其中一人道:“定个亩数,好搭价。”
朱全富便问:“为何要搭价?”
那人道:“我家老爷修缮庄院,因手上钱不够,准备将这一块地卖了。因此派我两个先来量个尺寸,好定亩数说价钱。”
朱全富忙问:“你家老爷是哪个?他这一亩地卖多少钱?”
那人笑道:“你又没钱,问这些干啥?”
朱全富笑道:“兄弟呀!你不知道,我虽没钱,我娘舅的奶奶的外甥的表兄却在靖远城里当官,平日里就想周济我。你家老爷若是要个低价,我就去借钱,做了这个买卖。”
那人欢喜道:“原来你是旱梁上的蒿子——根深着嗫!既然这样,我就去告诉老爷,任凭你们两个商量。”
言毕,他两个自去了。
过了几天,果然有个地主来商讨此事。
原来那老爷姓南,叫南昌,闻的此讯,亲自来和朱全富商量。朱全富便告个艰难,愿出十来个银元,买石壁沟十几亩地。
商量妥当,又过了几天,那南老爷便带来地契,又叫了两个保人。朱全富便拿出十个银元。两家写了合同,按了手印,做成了买卖。
可叹朱全富历经坎坷,终于有了石壁沟十来亩田地,自此将身安在了下程。
原来他从小种地,颇有算计。如今有了田地,除了种点糜,种点谷,另外空出地来,将那洋烟密密种了几亩。
却喜这一年风调雨顺,无灾无害,庄稼大获丰收,朱全富割得烟膏极多,卖得好些钱,虽不是巨富,却衣食无忧。
他是勤快人,稍有时间,就和全义打了几堵墙,围了个院子。又养鸡养猪,捉条狗儿看家。这才是:昨日街边落魄汉,今作田头负手人。有诗题道:
脱胎落地一声哭,
福寿钱帛有定分。
套饼难活慵懒汉,
飞财只富苦心人。
岂不知世事无常,祸福相依。那朱全富灾星未去,还有大难。到了秋底,那布氏忽生一疾,猝然而逝。
朱全富又遭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