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进门的新一组小演员:“太用力演了,就显得不够真实。”
也许是他的话叫那些家长听见了,这一组开始的几个孩子在选角和试镜的时候,都显得比较谨慎。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小时,名单上写写画画有圈了几个孩子,也回绝了几个。最终剩下二十来个孩子还留在名单之上。
刘元饿得有些眼花,看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索性给孩子们两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下午两点半进行最后的甄选。
*****
公司在二楼给进入第二轮甄选的家长孩子准备了休息室,趁着放饭的功夫,主创们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名单上的孩子。
“其实这个孩子还不错。眼神挺好。”刘元咬了一口鸡排,不忘伸手点了点报名表上的照片。
孙修文看了一眼:“我记得这个孩子试镜的是霍天王当年的那个角色。”
霍璋也看了眼照片,调出看这个孩子试镜时候的记忆:“嗯。感觉还不错,是个好苗子。”
霍璋参演《蜻蜓》的时候,还在读高中。他当时完全是被动地进入剧组,拍完这部电视剧之后就回头继续上学、高考、大学。但《蜻蜓》带给他的经验,让他在以模特出道,转型影视剧拍摄的时候,提供了摸索角色的便利。
所以,谢涛,这个在《蜻蜓》里,最叛逆但是成长最鲜明的角色,最能让演员积累经验。
刘元提到的这个小孩看起来十六七岁,长得高高瘦瘦的,单从照片上看,十分符合谢涛的形象要求。之前在第一轮甄选的时候,演技也是同样试镜谢涛一角的孩子中最好的一个。大部分人的意见,都是可以暂时把这孩子定下来。
“第二轮要是其他孩子没什么突出表现的,谢涛就让这孩子来吧。”编剧林淑芬慢条斯理地喝下一口汤,“元稼这个角色,你们觉得哪个孩子适合?”
经过改编的《蜻蜓》剧本中,霍璋当年饰演的谢涛,跟由白怀瑾饰演的元稼被改成了几个孩子中最重要的角色。其他几个孩子倒是容易定下来,但这两个角色,就要考虑到原版的小演员现在都是圈子里有名的艺人了,如果新版选择不够慎重,就可能在这两个角色上遭到很大的对比。
台词和镜头数量仅次于谢涛的元稼,在剧中只是个十岁的孩子。试镜这个角色的孩子不少,看起来也都是天真烂漫的性格,还真不好看出有没有台词功底。
白怀瑾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当童星的那几年,也没正正经经演过什么角色。《蜻蜓》里的元稼一角虽然很受欢迎,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要他评价自己的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