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山洞又想了起来,管家做饭前还总是要问一句:“少爷,您想吃一点什么?”
他照猫画虎地问狄卓:“狄卓,想吃什么?”
狄卓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肉。”
李晨飞被自己问出的问题难住了。他皱起了眉头,他再没有生活常识也知道生病的时候好像不要吃太过油腻的东西。可是他是生病,狄卓是受伤,而且是皮肉伤。如果按照中医讲的“吃什么补什么”是不是更因该补充一些肉类食品呢?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让李晨飞纠结了。
谁能够想到,李氏集团的总裁,在商界以精准的商业战略和决策著称的李晨飞,在他31岁的时候,能被这样一个生活常识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家庭主妇一般才会考虑的问题所困扰呢?
不过李晨飞的智商是不会因为一个弱智的困扰所降低的。
没困扰多久,他就决定:咱们中和一下。
还是做肉类食品,因为有营养,但是做法要改变一下,他最近这些日子以来擅长的烧烤肯定不行,还是要回归到——炖肉上面来。
一个小时以后,李晨飞端着一碗做好的炖肉回到了山洞。他有一些兴奋和雀跃,他期待着狄卓能够喜欢自己所做的炖肉。
原因嘛……他当然没有用狄卓之前那种几乎一锅粥的炖法去做饭,他自己凭借一些发散思维做了一些突破,对于这个突破还洋洋自得。
是什么突破呢?
李晨飞运用了逻辑思维,推理出肉类和蔬菜的质地是不同的,做熟所用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也就是炖煮的时间有很多的区别。像狄卓那样一股脑儿地扔到锅里去炖,必然会变成,肉还没有炖,有些蔬菜就已经烂在锅里的局面。
于是,李晨飞创新地(自认为)重新设计了在锅里面投放原材料的时间。当然了,这个“创新”,厨师们早在几千年就发现了= =
这是李晨飞做饭最认真的一次,他先将水烧开,然后调整了火候,通过减少柴火和放高锅子的行为将火调整到小(这也是他得意的情况),接着将切得很小的肉块放进锅里。
因为没有什么经验,他不停地捞出一个小肉块看看是不是块熟了。
蔬菜依次是结实的果实状(如类似土豆的)、比较水灵细嫩的果实,最后其他食材都基本熟了之后放入了一些绿色的菜叶子。(草和树叶?)
最后出锅的炖肉,不对,大杂烩,呈现出很多种颜色,非常漂亮。李晨飞看到这一锅东西,忍不住在心里自恋了一番。
不过,他最希望的,还是得到狄卓的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