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坛。
作者有话要说:补上了~@!汗……
抱歉父子俩没见面,但是最多两章~
16
16、第 16 章 。。。
川门是靠近南方的一座特色小城。小城历史悠久,有各种丰富的土特产小吃,街道两旁树荫浓密,气候舒适宜人。
小城分了新旧两个城区。老城区一些建筑颇具历史风味,在拆迁的时候被保留下来,形成独特的风景。
这些地方分布了许多小巷子,地面维持着青石板路,偶尔可看见垂柳。在春天的连绵细雨季节中,撑一把伞缓缓踱步其中,有时空交错的错觉。
不过现在是夏天,不下雨的天气,石板路上有些微的反光。这种石板路的边上,一般铺着大块点的卵石,住在巷子里的老人家天天在上边来回走动,精神头都比新城区的老人好了不知多少。
柳婆婆每天都得在上边走上几个来回。
她是巷子里的老住户了,住着这一边最大的一个院子。
大概三年前,她新添了两个邻居,是对父子,父亲很俊雅,儿子很懂事。他们经常在隔壁拉琴,那琴声可好听了,应该是个艺术家的家庭吧。
几年下来,柳婆婆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清晨都在院子里听着琴声活动手脚。无论琴声是优雅婉转,还是激烈奔放,或者稚嫩青涩,柳婆婆都觉得,只要听着那琴声,自己便年轻了几十岁。
甚至连遗忘了几十年的遗憾都重新浮现出来。
柳婆婆的出身追溯到祖上,算得上书香世家,她从小跟着父亲念了不少书,最喜欢看的,便是书生小姐的杂记小说,甚至幻想自己是书中的某位小姐,等着邂逅风流倜傥的才子。
可惜碰上那个动荡的年代,少女时期,柳家便破败了。那时,全家被拉去改造,父母上了年纪,又养尊处优惯了,吃不了那苦头,都生了病。他们一家子成分不好,没人管你的死活,父母就这样先后病死。后来,侥幸存活下来的她不得已嫁给一位普通农民。再后来,国家归还了一些私人财产,她便又重新住回了自己家的大院子。
隔壁那位父亲,和书中的人物一样,俊美,有才气,带着病弱的苍白,就像一朵出尘的莲花,柳婆婆偶尔想,如果她能年轻个几十岁,肯定会找这样一个温柔儒雅的丈夫,生下这样一个清秀懂事的孩子。
也因此,柳婆婆对他们格外的亲切。
记得他们刚搬来的时候,孩子身体很不好,做父亲的照顾不好孩子的饮食,都是她帮忙变着花样做补身子的汤水。足足过了大半年,孩子的脸才红润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