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担心时间问题,怕的是机关重重,损失人力。
以往,他们也碰过一两回,地宫之内有毒烟,幸亏逃得够快,否则几条人命就得跟著陪葬。
大伙儿干这勾当,是拿命才换得今日规模。他在各地开设骨董铺,经营骨董买卖的目的是为了掩人耳目和销赃管道,无须再转嫁他人之手,损失一笔。
至於旗下掌铺子的泰半不是什麽良善之辈,以他为首,同是一丘之貉。他待人也大方,规矩是五五分帐,各自养著一帮人马彼此合作无间,几欲垄断了这门路市场。
「你们可摸清了那些老头儿的底细?」
「呵呵……」张大同禀告:「爷,您引来的那些老头儿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咱们手底下的人办事俐落,摸得一清二楚。那军器监的主簿──朱大人就交给俺负责。」
「嗯。」
「可别坏事。」陈总管叮咛。
「俺知道。公事为重,俺会拿捏分寸。」
「那就好。」高颢就像只狐狸似的满怀算计,逐步让人踏入陷阱──
这些在朝为官的老头儿都当他是卖骨董的暴发户,想从他这儿捡些碎屑残渣,分一杯羹。呵……常言道:财不露白。他既然敢露,就表示江湖道上的角色可没人敢觊觎。而这些在朝为官的蠢老头儿平日让人逢迎拍马惯了,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他要偷鸡,就会蚀把米。
「择日,找个名目再将朱大人给请来作客。」
「是。」陈总管悉数从命。
李朝央摇了摇头,故作哀叹:「欸!等朱大人上门,就得委屈艳梅姑娘了。」他的耳朵可尖了,宴席上,朱大人酒後乱性,频频缠著要艳梅姑娘陪一宿。
「嘿……那可不委屈。爷豢养一群舞娘、歌伎的目的,不就等著几条肥鱼自动上钩嘛。」经过三年调教,马超终於长点儿脑子。
京城内接续发生两桩为人津津乐道的喜事,一为「散财爷」接二连三流连花丛,满城莺莺燕燕趋之若鹜,爱极了他挥金洒银的阔气和风流成性、放荡不羁的德行。
另一则便是声名狼藉的孟王爷嫁妹,皇帝赐婚,将她下嫁给一位富商钜子。
两人成亲之日,婚礼排场盛大,迎亲队伍沿街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抬著一顶花轿前往夫家。接连三日,孟王爷府上席开上千桌,沿著周遭的街坊人潮川流不息,宴请的宾客有男女老幼、高官显贵或寻常百姓一同沾光。
无论是茶馆、食肆或商铺,人们茶馀饭後高谈阔论这两桩喜事,说的人是口沫横飞,听的人是意犹未尽。
渐渐地,消息分别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