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散开,空气中弥漫着木料的焦味以及淡淡的酒香。
主座上的李荀挥手,示意几位将军坐在身侧,见他们鼻尖的糟红渐散,才道:“今日请几位将军来,李荀只是想听听大家对夏朝新君的看法。这赫连守虽说是平昌王赫连光之子,他在行事上总有与其父不同之处。”
“据探子报,赫连守虽不如其父在治国上有先知、洞察国情之智,倒也循规蹈矩,明辨政事。”中军周康将军先道。
“赫连光在位时,正是夏朝盛世,如今赫连光突然病故,对夏国来说也是场突变。赫连守虽才智不弱,有些老臣仍对夏朝先帝抱有遗憾。”左军王启将军品了口下仆递上的茶,方才开口。
李荀放下手持的青瓷杯,静默片刻后,继续道:“赫连光生前育有二子,想必那些群臣免不了将赫连守与赫连重比较。”
“这比较总免不了,”右军宋光将军屡屡胡须,眯眼思索了下,“但他二人,一个偏文一个偏武,真要比较,老夫还真不知从何比较。”
“宋老将军自是不会把这放在心上,可有人,怕已是寝食难安。”李荀向三人露出笑意。
“李大将军说的可是夏朝新君——赫连守?”周康问道。
“正是赫连守。”李荀重执起茶杯,深沉地望着三人,“怕是赫连守觉得自己的位置坐得还不够稳。这倒是给我们除去赫连重的机会!”
“李大将军的意思是……”
“我们可派几个机智的探子混入夏国都城,将‘赫连重有异心’之类的话传到皇宫。赫连守本就因诸臣之言对赫连重抱有成见,加之赫连重两年未能攻破方城,赫连守定会对他起疑,到时传言入耳,赫连手担心赫连重兵变,他必会先撤去赫连重的兵权。”李荀说的平缓却字字有力,“我军与赫连重对战三年,彼此熟悉对方的战略,也知他不是个易对付的敌手。他若离营,其营中必定军心大乱,对我军来说将是个反攻的绝好机会。”
“各位将军意下如何?”李荀持杯,一饮而尽,举目询问三人。
“好!”三位将军齐声叫喝,“就按李大将军的意思。”
“可这探子之事……?”宋光将军说道,“如今赫连重不拘出城平民,对我军有利。但这些探子须要机灵万分方可。”
“宋将军放心,此事我会交给赵毅将军。他定会挑好人选,安全将他们送进夏国都城。”宋光听闻李荀意欲将事交予赵毅,也知赵毅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便也放下心。
李荀与几位将军商谈了军政民事后,又找来赵毅,细细吩咐了所要进行的策略,待晌午时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