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晚上上,必须熬夜,历史课正好补眠。要不是因为它是必修课,很多人是不愿意上的。
这把剃刀牛顿将之磨得更加“光亮”:所有不能做实验和观测的东西都不值得辩论。如果按照这个论点,20世纪以后的物理学前沿理论几乎都会被剔除,但考虑到牛顿所处时代,并没有那么多仪器设备观测无形世界。
威廉布莱克将牛顿的形象一定程度丑化了,他面对着观众的一面不着寸缕,类似他画的巴比伦国王,可是另一边却穿着白纱。牛顿关注着面前的一隅,用金色的圆规进行丈量,却对身后庞大的自然视而不见。
与牛顿同时期的博物学家约翰·雷认为造物主创造的世界是代表其理性,人类在观察其造物的过程中明白造物主的智慧,他不仅在英国历史上留下重要影响,还影响到了后世。
《老虎》代表的是一种不在人类掌控中的秩序,这是由经验而来的,就算威廉布莱克没有看过野生的孟加拉虎,也至少看过动物园里的。
而“神奇动物们”则更像是想象的,纽特在封面开头也写了,麻瓜们会一笑置之,不会信以为真。
有些人从来没有换一个角度探究过这个问题,那只“大猫”驺吾就这么出现在了巴黎街道上,它是扰乱了秩序,所有看到它的麻瓜嘴巴都张成了圆形,所有人在惊讶或尖叫时都会发出“啊”的声音。
笛卡尔经常做一个梦,梦里的自己不着寸缕躺在床上,而另一个自己则坐在火炉边思考,现实和梦境让他分不清什么是真实,就像有个大魔王创造了幻境,欺骗他的感官。在对整个世界的真实性存在怀疑后,笛卡尔需要找到一种绝对不会怀疑其存在的东西,把“我存在”构建在这一确定性上,而不用担心被“大魔王”干扰。
Ithink,thereforeIam。
我思,故我在。
当然,这一说法提出后还是有别的问题,但重点是,笛卡尔时1596年出生的,第谷是1546年出生的,当第谷读大学时,笛卡尔还没有出生,他怎么可能影响到第谷,让他不要相信书本,而相信自己的经验呢?
难道他变成了鬼,托梦给了第谷,或者第谷这个预言家看到了“未来”?
这些都是属于“超自然”的范畴了,当一些现象确实存在,又不能做出一致解释时,这时就要避免简单性,并做出尽可能多的假设,不论它是多么复杂或不可思议。
德斯利那样看到了魔法,却还是大喊着“这个世界没有魔法”的麻瓜大有人在。
有人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和其他正常人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