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了张颖,而是为了自己:她也曾为了和一个男人在一起而将自己饿得头晕眼花,还自欺欺人说不要钱的工作的每一天是在锻炼自己。
她想起来多年前的一幕:她刚刚踏入高中,第一个同桌就是张颖。第一节课,张颖一直在盯着她看,下课后细声细气地说:你好漂亮,我们能不能做朋友。
那是无关紧要的往事,如今想来,并不会让她原谅当初张颖的造谣,也不会让她多一分后悔——后悔没有尽力救张颖。
这件无关紧要的往事,只是让她更加清楚地看见了张颖的无能为力。
因为无能为力,15岁的张颖不敢正面追求刘耀丰,只敢背地里用谣言捅向孙聆雪。
因为无能为力,25岁的张颖柔柔地依附男友,死到临头才惊觉无力反抗。
有人说这是愚蠢。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怎么会想着靠男人?
但在最开始,那只是一点动物般的念头:“想要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想不用爸妈求人塞钱才能念好学校”、“想有新衣服而不是捡亲戚孩子的旧衣服”、“想一家人和和睦睦而不是为了没买到晚市打折的菜而吵架”……
但凭自己很难做到。平庸的头脑,平庸的体能;父母毫无助力,当他们抬起那被生活刻下风霜的沧桑的脸,眼中唯一的期望,是指着孩子出人头地、让自己晚年有靠。
凭自己做不到,可就是想要——怎么办?
拿美貌和柔顺换取,为什么不行?犯了哪条法律,伤了哪个人的心?
就是这样一点点走上依附的道路。要往上依附,要尽量往上,要让咬牙低下的头颅换来橱窗里闪闪发光的包包,要让深夜的泪水落在豪宅的地毯上。
是这样的念头,这样的逻辑,这样的行动轨迹,勾勒出平庸的花瓶的庸俗的人生。
多么愚蠢……
因为顺利过,因为成功过,因为确实凭借自己的“魅力”让富二代折腰,于是忘记了:真正的力量只有一种,是我想、我要、我能办到。
取决于他人的力量,不是真正的力量。
以为的“换取”,只是拿年华打了水漂。
其实也不是忘了,只是自欺欺人。
若真能凭自己上青云,谁想要伏低做小?
一直自欺欺人,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