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岑,主动的站上前一步。
我怔了怔,听见李簌大方的和那僧人介绍起他们自个儿。
可是……
李簌说,他俩同傅宁抒是亲戚。
我不禁愣住,又觉得茫然——因为傅宁抒只睇了李簌一眼,却没有反驳。
而李长岑也没有别的表示,顺从李簌的说法。
那僧人脸上隐约……像是意外,目光就接着往我瞥了来。
但他什么都还没说,傅宁抒就出声,说着不如请师父领路,带我们几人去前殿。
那僧人立即表示可以,然后边领路又道了句,说是什么参拜完可至讲经堂,今次难得,讲得是法华经。
李簌就侧过脸,对着傅宁抒开口,说那年在韶城的佛堂听经,也是讲法华经。
傅宁抒沉默半晌,才看向了李簌,只平淡的回了是么?
是,李簌说,我记得。
我跟在后侧,当然听到了,就不禁望向李簌。他仍继续同傅宁抒聊话,讲着起以前的事儿。
他们聊得那些,我听得不大真切。
我只觉得,攥在心头的一点儿古怪扩散成片片。
……好像有哪里不对。
我恍惚的想,目光停在李簌的侧脸。
唔,感觉他今日有点儿不同。
他嘴角含笑,脸色不像平常,总是冷冷的,说话的口吻,好像也温软了点儿。
我顺着李簌的视线瞧去,看到的是傅宁抒。
我不禁发怔。
但隐约的,有些懂得为什么了。
前殿那儿有不少香客。那僧人招了个小沙弥来帮忙,让我们也取香,依序拜完了殿上的巨大佛像。
殿外的廊台中央有座很大的金炉。炉内的香灰上插了数十来枝的香,烟气团团缭绕,朦胧了周围。
殿前下方是一片广场,站在廊台上,能瞧见远一些的盖得宏伟的山门。那底下是长长的阶道,不少人从那儿上到寺里的。
这会儿,瞧着这处,我不禁怔了怔,脑中就浮现了印象,在心里啊了一声。
——以前曾来过这儿。
是因为丁驹邀着一块儿来的,当时一起的……唔,也有李易谦。
想起了他,我忍不住惆怅。
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了?
开始他离去,本来我打算要写信给他的,但写了几句,才发觉不晓得该让人往哪儿送。
因此,我更懊恼自个儿了。
但去问邱鸣时,他居然也不清楚,而这两年来,李易谦都没有寄过信来。
「……你来过这儿么?」
算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