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亲爱的加林哥了。她的内心空荡荡的,像是被抽干了空气一般。她不想走,这里有她依恋和牵挂着的人。她不想被军队把她连根拔起,移栽到别的地方。
其实这时候最着急的人还是高加林,他虽然表面上还在不断安慰着这个名义上的“岳父”,自己也是几次想进到巧玲屋里,他不知道里面出了什么状况?他心里明白,拒服兵役会是什么后果?巧玲一旦在这关键时候出了岔子,她这一生,就彻底毁了。
刘立本家硷畔外面,此时也聚集满高家村人,他们都是来为巧玲送行的。他们骄傲,他们村出了唯一的一个女兵。年轻后生们打着腰鼓,姑娘们腰上系着红绸,也跟着翩翩起舞。他们打一阵,停一阵,始终不见巧玲出来,心里也难免狐疑和着急起来。
当军车缓缓地从后川开出来的时候,巧玲终于在她家的硷畔上露面了。
这一刻,高家村的人欢呼了起来。腰鼓打得更起劲了,姑娘们舞得更张扬了。
领队的军车挂着鲜艳的红花,大喇叭里放着震耳欲聋的“拥军爱民”歌曲,这些歌,都是陕北民歌改编的。《东方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滚动播放。
军车在村口的马路上停了下来,后面是各个村聚集的腰鼓队,“咚咚锵锵”,把一整条川道喧翻了天。前面的抵达车尾,后面的绵延进沟口里,究竟有多长,根本看不见。
部队首长一边客套地和刘立本拉着话,一边亲自为巧玲戴上大红花,把她迎到了军车上。
很难得,她是她们公社唯一被选上的女兵,首长很重视。高家村人也因此骄傲和自豪。
军车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往大马河桥头开去。领队的军车高音喇叭里,放起了应景的《再见吧!妈妈》:“再见啊!妈妈,再见啊!妈妈。军号也吹响,钢枪也擦亮,行装也背好,部队也出发。你不要悄悄地流泪,你不要把儿牵挂……”
军车的两边,人们自发地放起了鞭炮。一路尾随,一直往县城的方向赶来。
高家村的腰鼓队也自动融入了别村的腰鼓队,一时间,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百十位手舞红绸的姑娘,汇合成一条绵延不断的巨龙,舞动在前川和后川的马路上。他们还会跟着军车一路舞往县城。想想,那是何等的壮观。
安塞腰鼓舞出了陕北汉子的雄健和奔放,同时,也舞出了陕北女儿的缠绵和柔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