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父老百姓、诸君之盼也。”
“备以渺渺之身,立微薄之功,托兆民之盼,扬我高祖之业,当愿承命,效高祖皇帝之信誓,与众功臣杀白马再约为王…”
刘备见平原百姓与士卒如此拥护,心底不由感慨万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民安则国安。
当最上层与最下层不能进行有效沟通的时候,祸患就埋下了。
先汉与后汉的区别,无论皇后还是外戚,皆可以不在权贵中选出,太子也可以招募来自底层的宾客。
东汉的郎官,多为士族、豪族出身,皇后就更不用说了,除了最后的孝灵帝,其余成年皇帝的皇后,必出于南阳的阴、邓氏,河北的郭氏和凉州的马、窦、梁氏六氏。
从秀儿开国时起,只要皇帝幼小,他们各家太后就能联合外戚,轮流把持朝政,甚至特意立小皇帝,来维持自家的权利。
一旦这套默契的体系被打破,就会遭外人趁虚而入,开国权贵阴、邓、郭、马、窦、梁氏六氏在为权力的血腥倾轧,彼此一起衰落后。
插着缝隙挤上来的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在桓、灵时期,彻底成长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四世三公。
这也是孔明的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部分由来。
原本汉室还没有沦落到亡国的地步,虽如同一辆行驶多年的马车变得残破不堪,但六氏外戚还在执政,勉强还能再驾一段时间。
奈何只为宗室出身的刘志与刘宏,没经过汉家的培养,用自己本能操作,把光武、明、章三帝吸取了王莽篡位的教训,打压权贵又苦心构成的外戚体系,拆得支离破碎。
多次党锢之祸,无疑让士族、豪族开始抱团,直接来对抗刘氏。
许攸更胆大敢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密谋废帝。
刘备心中暗道:“归根到底还是后汉的豪族,比先汉多了许多,挡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