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见礼,话语之间已然在服软,只等着对方见好就收。
中年文士也看出了陈氏准备掠过此事,让双方都有台阶可下。
心想陈氏终于还是有聪明人,懂得适可而止,捐忿弃瑕。
想到这里,中年文士便也收起剑,拱手作揖道:“在下豫州沛地相县人,刘馥刘元颖,当初避乱前来扬州,闻汉王收复沛国,原想返回乡里投奔,奈何袁公堵塞道路,使我困顿淮南不得归还。”
“言语过甚之处,还望诸位宽恕。”
说完再度拱手作揖。
“原来如此…”庐江陈氏听罢,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接着又是一紧,复问道:“敢问足下可是汉室宗亲?”
“据闻此时沛国相为中山靖王之后,平原郡刘和也…”
陈氏谈笑之间,似乎想套出其他有用的消息,正如此人所言,袁公覆灭在即,底下人比谁都清楚,即便此刻弃官而逃,又能逃到哪里去?
天下皆为汉土,无叛逆藏身之地。
要有引见的渠道,即便丧失颜面又何妨。
只是让他感到失望的是对方仅仅摇了摇头,拱礼道:“在下虽为沛相刘氏,祖上并非汉家宗亲。”
说到这,刘馥不禁苦笑摇头,感叹道:“我若是刘氏宗亲,早就去投靠汉王了,何至于还在淮南。之所以得知汉军进兵之地,乃故友书信所告罢了。”
刘氏得天下四百年,汉室宗亲怕早就不下于百万数,但也还没到只须姓刘,便是汉家宗室子弟的地步。
此前天下纷乱,四海鼎沸,也没有人见汉室宗亲便紧张不已。
自桓、灵以来,有些士人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怎还会畏惧汉室宗亲?
能使天下重新畏惧汉家刘氏,乃是汉王义当死难,敢提三尺剑奋身出命,摧锋率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