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_51">一个国家所能够动员的人力、物力、财力,总是有条件、有上限的。
战国时期社会结构简单,经济基础简单,所以那时候可以做到全民皆兵,战争动员率高的离谱。
但是当一个国家稳定发展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永远不可能再重现那时的盛况了。
除非,让整个国家倒退到那种相对原始的社会发展状态。
所以杨沅虽然在扩充军队,各个衙门也在扩充人员,但杨沅也提前就做好了再度人员冗滥的防范措施。
不事生产的官吏、军队、役夫等人员的总量,被他严格控制在了川中总人口的百分之五以内。
如果再有超过,百姓的社会负担就会加剧。
一个国家,如果这些不事生产的人口超过百分之十,在这个时代,便很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的破产或崩溃。
川中在如此准备着,夔州路、成都府路、利州东中西三路,自然也在进行战争总动员。
当然,为了防止抽血的急促,对川峡四路的经济造成重大损害,整个动员过程是有序而缓慢的,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基本完成。
得益于杨沅超越时代的见识,和他的内记室的强大,潼川路在这场战争总动员中,做的是最好的。
杨沅也不藏私,所有行之有效的手段,他都会及时传告夔州路和成都府路,还有利州西路和利州东路。
至于利州中路,如今本来就由杨沅管辖。
当然,那些地方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不能照搬潼川路的经验。
而且,同样身为一方封疆大吏,人家未必愿意接受杨沅给予的这些政策经验。
杨沅对此也不强求。
好在,坐镇夔州的刘锜、坐镇成都的乔贞,和杨沅的关系都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