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忘乎所乎。
历史上,宋国不管是对西夏还是对金国,可都有过初战大捷,随后大败的先例,而且还不只一次。
这种虎头蛇尾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杨沅现在控扼了宝鸡、天水,对陇山、六盘山一带形成威胁,北指凤翔,东胁长安,足以牵制陕西金军不敢轻易涉入宋夏之战。
当此时也,应该令杨沅止步于箭筈岭,经营好宝鸡与秦州,牵制住金军就可以了。
杨沅切不可越箭筈岭一步,以免令金军过于紧张。
否则一旦金国选择全面开战,就失去了牵制金国的本意。
当此时也,应该让杨沅就地屯军,作为预备队的刘锜经兰州开进西夏,与吴璘两路并进,谋略西夏。
还别说,这套说法的确是原定计略的一部分,而且听起来颇有见地。
所以,迎合这一说法的大臣也很多。
此时,沈该老相公已经正式致仕荣休,魏良臣成为首相。
而魏良臣也认为这一策略是稳扎稳打,最为正确的。
不过,杨沅从陕西传回捷报的同时,也上书表达了自己想调整战略的意见。
要知道,当初制定这一战略的时候还是五年前,那时候杨沅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摆平西军三帅臣。
那时他还没有研发出火炮火铳,也没有在亲身经历后,如此直观地感受到金军战力的整体退化如此严重。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就在最前线,他太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
杨沅这一路兵马,进入陕西地界的,已经有近十一万步骑,这是潼川路和利州中路除留守各城厢军外的全部人马了。
杨沅仔细规划了一下,认为凭借这支大军,他是有机会光复陕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