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在外?”言罢开门来望。
长子躲避不及,只得跪下身来唤得一声“母亲”。老夫人一时感慨,原以为失了一个儿子,又走了一个儿子,以为二子俱失。现下回来一个,怎不叫人欣慰?由是尽释前嫌,母子相认。长子经此一番,痛改前非,孝顺母亲,乡里莫不以为善。
又说二子入京高中,眼目所及,皆是气派繁华,心甚羡之,又思及家父清廉贫寡,自觉不可以之为师。自此尽心逢迎巴结,攀上相府为婿,再不愿还乡娶个小官女儿。家中上京寻他的人,也叫他吩咐相府打了出来。老母亲心寒,自觉愧对知府厚恩,寻思退亲。然知府三年任期已满,不日远行,行前特领了小姐来取消婚约。
才进门就见长子,小姐不由红了脸。长子亦不自在,忙请了母亲出来。知府眼目所及,晓得另有隐情,也就佯怒。长子忙跪了诉说原委。知府转怒为喜,方叫起了。又与老夫人相商,愿将女儿许给长子。
苏溱望着台上欢天喜地拜堂,心里不免感叹,事事难料,莫说十年之外,就是明日,亦不见。
洞房花烛夜,长子心内难安,执小姐之手言:“小姐千金,端庄娴熟。内弟才学通达,原该是一对璧人。真怕委屈了。”
小姐却是一笑:“时也命也,叔叔有才不假,然不能直心而面,又有何用?”
长子由是满心欢喜,两人合饮一樽,剧至此而终。苏溱立起身来,合掌而赞。不意间眼角瞥见台下执萧而鸣之人眉目颇善,一时看清,竟有些愣了,思前想后,随即明了,却吃惊不小。
稍顷身后门响,大王爷进来笑道:“如何?”
苏溱回身一笑:“本以为是才子佳人,不曾想是浪子回头。”
“无论前戏如何,终是圆满。”大王爷呵呵一笑。
苏溱颔首道:“谁说好人不能做恶事,恶人不能积善因。”
大王爷坐下倒杯茶:“苏先生想的深远。”
苏溱面上一红:“王爷谬赞了。”
大王爷将茶递过来:“戏唱完了。”
苏溱一愣,举目望天儿一瞅,才见西天儿泛红,也就颔首道:“今日多谢大王爷款待……”
“别忙着走,用过饭再回吧。”大王爷咳嗽一声,自有小厮进来,“随便弄几个清淡小菜,再来一壶酒。”小厮去后,大王爷才折身而笑,“都忘了问一声苏先生要何酒了。”
苏溱心里一叹,面上轻笑:“随王爷喜欢吧。”
酒过三巡,天色暗下来,早有乖巧小厮点了灯。
苏溱喝了几杯,觉着面上有些烧,不敢再喝,只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