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静卿笑答道:“多谢王爷挂念,静卿一切安好。”
“我听说坤明一战,你着实英勇,也着实冒险。”
“言过其实了。我不过是尽绵薄之力罢了。”
“你可把龙兄吓坏了。到现在还叨念着。”木调笑道。
虞静卿笑而不答,奉上茶水,遣散仆从,在木恒旁边坐下,敛去笑容,郑重其事道:“王爷此番来访可是有事要告诉我。”
木恒仍然微笑道:“前段时间坤明大战,有些消息无法传给你,今天特来相告。”说完,从怀中取出两封信递与他。
他拆开信封仔细读了一遍。
木恒见他面有喜色,问道:“可是有好消息?”
虞静卿点头道:“确实是好消息。青海王、北琉王都已下决心起事,现在只等京城中的消息了。”
木恒大奇,道:“青海、北琉两位藩王竟然同意起事?你人在南疆,不过是传了几封书信,如何能劝服西、北两位蕃王?
虞静卿一哂道:“这都是家父的功劳。”
木恒更奇,道:“虞相?本王更糊涂了。”
虞静卿微笑解释道:“当日太子与墨擎辉对决时,家父就料到太子仁厚,又没有京畿重地的兵权,胜算很小。青海、北琉两位蕃王虽然一直保持中立,其实一直对墨擎辉心存忌惮,只是当时他们也不相信太子,所以不会帮助太子一党。但是墨擎辉一旦得权,必定会对那些无法拉拢的藩王有所动作,到时候两位藩王不一定还会保持中立。
基于这种判断,家父当时便挑选了几位可靠能干、又无法在朝中当官的门生分别前往青海、北琉,努力成为两位藩王的亲信幕僚。如果太子失势,他们就等待时机力劝两位藩王起事。一切正如家父所料——太子失势,墨擎辉夺权。而他一上台就按捺不住,不但年年增加各藩属的岁贡,还屡加试探,大有除之而后快的态势,搞得各藩王岌岌自危,这两位藩王都生出了异心。
墨擎辉阴险暴虐,刚愎自用,不顾情势一心除藩,是他自己把两位藩王逼到敌对方去的。我不过是顺应时势,抓住机会而已。”
木恒恍然大悟道:“我替你送信去的那几个人就是虞相当年派出的门生?”
“正是。”
“本王还有一事不明。虞相怎会知道当年虞家满门抄斩,独会留你不杀?如若你没有幸免于难,计划再好又如何实施?”
“家父自然不会料到我会活下来。这个计划本是由另外的人实施,只是我既然活着,就该当担复仇锄奸的重担!”
木恒心中佩服,赞赏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