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无意于放弃自己的特权一样。所谓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为这一时的快意,是否值得将身家赔上,纵是精明如言默,也算不好这笔账。
殿堂之上一时沉默,昭仁帝咳嗽了一声,清清喉咙道:“事大不可速成,朕原有心寻一处试行新法。言默你觉得在哪里好?”
言默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心道你们不是早已商定,却要多此一举来问我:“臣闻益州知州赵琰赵大人沉毅渊重,深得民心,微臣觉得蜀中百废待兴,若行新法阻力较少。”
昭仁帝微微颔首:“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近岁阅及益州奏章书信,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员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治天下不患法度之不立,而患人才之不成。人才不成,虽有良法美意,孰与行之?赵子明曾言以一人之力,周转西川,甚是辛苦。新法初行,朕须派人一步一步盯着,以免贻误事机,使新法流于虚名而忽视了实际。朕与谢相斟酌良久,有人向朕推荐了你,今日一见,果是个明白人。朕命你即日起任益州通判之职,监察新法施行,令朝廷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言默被硬绑上了变法这辆战车,尚不知自己是被谁出卖了。
言默默默沿着汉白玉台阶走下殿去,领了这么个棘手差事,一时千头万绪,欲哭无泪。
抬眼一看,见台阶扶手边站着两个小太监,正在磕牙,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他听见。一人道:“那天瞧你在皇后宫里待了好久,干嘛呢?”
另一个苦脸道:“今春进贡的蜀中新茶太妃宫里用完了,太妃命我再去要一些,谁知皇后那里也没有了。”
那人奇道:“什么茶,这么香?”
另一人道:“叫什么青城雪芽的,太妃说那茶金贵,今年得了一两,一直舍不得,才喝到今天。”
那人啧啧道:“原是那劳什子,也怨不得你那宫的,我告诉你,”他伸出三个手指,道,“自从赵子明到益州,那茶盐蜀锦进贡的数目一年比一年少,市面上青城雪芽可是三两金子不知能不能买个一两茶叶。今年统共就送了三斤来,除了太后太妃们,连皇上皇后都没得喝呢。”
另一人吐吐舌头,道:“竟是这么个金贵法。不过,你说皇上都没喝过,我可不信。”
那人敲了一下他头,又回首四下打量。
言默不知为何,连忙矮下身子,等他自己反应过来,恨不得也捶自己一榔头,为什么要躲起来。他正要起身,听见那小太监压低声音说:“我告诉你,长乐侯爷爱喝这茶,分完了太后太妃宫里的,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