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这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谣言风起,也并非都无根据。文帝十四年秋,梧州水患全平,大将军赵然奉命回兆京述职,随从一百八十三名,其中就有我这个文参。
这一路从梧州到兆京,我俩从未说过一句话。不是刻意避嫌,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罢了。而我也从未觉得有一丝不妥。
文帝十四年,腊月。我们终于赶到了兆京。我从小生长在边城,帝都的一切,皆是我从未见过的热闹繁华。我终于明白为何那么多人会一心想着来兆京赶考,谋官。这种如小仙升入广寒宫殿的心醉,是几乎没有人可以逃过的诱惑。
入住兆京的半个月,负责招待的士官,带我们走马观花般的领略了摇光都城白日的车马喧嚣和夜晚的纸醉金迷。
眼看到了元旦,兆京的士官对我们这些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人说:“元旦前后,是兆京最热闹,最好玩的日子。”
这话挑动了与我年纪相仿的另一个文参的心,他叫周叶,是文帝十二年科考殿试的第七名。周叶想是见过这元旦热闹的,在他的极力怂恿下,我终于答应和他偷偷溜出赵然暂住兆京的府邸,去四处看看。毕竟,元旦,皇帝召见百官,赵将军也并不在府里,此时偷逃,也不会有什么人注意到的。
我俩趁着府内留守众人热闹宴饮的时候,偷偷从一个偏门溜出。按照他的记忆,我们向兆京夜晚最热闹的晚灯区进发。
%%%%%%%%%%%%%%%%%%%%%%%%%
晚灯区,顾名思义,是入夜便会灯火辉煌的地方。
我与周叶穿行在人群中,四顾着街道两侧,楼上楼下,处处悬挂着锦簇的花灯。两边林立的摊贩,向着过往熙熙攘攘的人群高声叫卖。我们一路走穿,到了晚灯区的尽头,便是一条分界的高拱石桥,桥身长立在兆京的汾河上,下面的石拱大得可以通过一条数十人的游船。
正好,今日是元旦,周叶告诉我:很多达官贵人都有乘游船,逛沿河两岸风景的习惯。他家本是造船世家,看到这些游船后,他很是兴奋,立马拉着我上了桥,对着下面的游船指指点点,依照船身的大小装饰,津津有味地给我估测着船主的身份地位。
我本无心听这些东西,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打断他的兴致。就在我百无聊赖地看着一只只
9、第九章 。。。
从我们脚下穿行而过的游船之时,他忽然指着远处行驶过来的游船,神秘地对我说道:“你看,那是晓阳公主的船!”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就看到一艘华丽辉煌的画舫静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