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终于有了一丝曙光:开阳的骑兵再胜,也不会敌住我们这全方位的攻击。可是,令我不解的还有一个问题,我只想到,便轻声问了出来:“你说,开阳的铁骑如此厉害,为何不多训练一些,以御外敌呢?”
我看着他听到我的问题,脸上忽然闪出一丝无奈的笑容,便再也没有说话。
%%%%%%%%%%%%%%%%%%%%%%%%%%
整整三个月,我们对嘉城做了数十次大大小小的进攻。这其中,我们变换过数次阵型,把大军化整为零,分成小团对开阳的骑兵进行攻击。
三个月,我和叶清见过三面,每次讨论的都是如何变换这三人内部阵型,以求遏制住马匹的前行,同时向马上的敌人攻击。每一次,我们都从上次的战斗中积累一些经验,慢慢改进着上下左右的结构布局变换。
终于,文帝十八年的七月。我们在酷暑来临之际,对嘉城城防,发起了最后的总攻。总攻时,赵将军任命张俊为先锋,而我则在侧指挥督战。
我俩曾猜测过对方会派谁出战?因为三个月之内,我们赢得了几场重要的胜利,几个月的战事下来,胡家的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而胡子南的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战死在了沙场。 血染旌旗,马革裹尸,是将士最后的宿命。他们,对于开阳而言,都是‘精忠殉国’的烈士。而对我们而言,都是长念已久的心腹大患。
除去此二人,我军便乘胜追击,终于在这七月伏天,兵临嘉城城下。
张俊所带的先锋部队,列阵在嘉城城门口,等待着开阳的出战。艳阳下,我策马到了他的身边,小声说道:“天气炎热,不宜久攻,要速战速决。”
“明白。”他的回答简短,随后又道,“可不知开阳会有谁出战?”
他话音未落,便看到嘉城的城门忽然缓缓打开,从里面打马出来一只骑兵队伍,为首的人,身着甲胄,颤颤而行。我和张俊看到他的模样,心下都是一惊:此人须发皆白,皱纹苍苍的脸,与手中光滑打磨的刀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俊不等,策马冲上。一边打马,一边大喊:“来者何人?”
对面的那人,也骑马向阵前奔去,他的声音苍老中透着厚重,回答短促有力
19、第十九章 。。。
:“开阳,胡子南!”
我立在马上,深深吸了口气:都道,七十古稀。而今,这七十岁的人,却在此,披甲上阵,跨刀迎战。想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对我军十分有利的问题:这说明,开阳再无人了!
思虑中,张俊便已自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