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身份的原因一直被先皇所打压,一个好好的宗室之才居然蹉跎了大半辈子,亏得皇上英明,把武礼重新提拔了起来,而现在有了武礼这样的帮手,郭亲王转战印度的把握就更大了几分。
对于郭亲王,包括康德来讲,豪格早就是过眼云烟了。豪格一脉说起来是多尔衮造的孽,其实顺治先帝和豪格的关系极为不错,兄弟之间感情亲厚异常。
豪格死于多尔衮之手时,顺治勃然大怒,甚至为豪格私下痛哭不已。后来清算多尔衮时,其中多尔衮迫害豪格就是一条大罪,可惜后来康熙对豪格一脉依旧深有防备,从而导致武礼最终夺爵。
这些都是过去的事,现在无论是豪格、顺治、多尔衮还是康熙,时间过去了那么久,豪格一脉早就再也没丝毫威胁,而武礼的忠诚和能力现在已经得到了证实,既然是宗亲,为何不能重用?难道不任人唯亲还任人唯疏不成?
郭亲王就着粮草和物资收集的事继续和武礼交谈了会儿,甚至还要留武礼吃午饭。不过这被武礼拒绝了,按照武礼的说法是国事为重,眼下马上就要清廷向西转移了,手上的事还有许多,他必须要尽快多收集粮草物资,为清廷转战印度做好更扎实的准备,时间紧迫哪里还有什么吃饭的闲情?
郭亲王亲自送武礼出去,看着武礼因为辛苦而疲惫的身影,还有在风中微微晃动的花白发辫,郭亲王心里再一次对武礼生出了一丝感动。
武礼回到了自己的镇国将军府,其实说是将军府,就是之前他一家老小住的小院。
前些日子,郭亲王有意要给他换地方,却被武礼直接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按照武礼的说法,他寸攻未立,国家正在困难时期,自己作为宗室当和大清共患难,如何能以私利碍公呢?
这个回答更让郭亲王对武礼亲近,而且通过郭亲王的口传到了康德的耳中,也使得康德对武礼另眼相看。
其实这些话只是武礼嘴上说说,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刚刚复爵,这时候绝对不能招摇,从而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