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文慢了些,最近这阵子更新时间都不稳定,还望各位看文的见谅。谢谢大家。
39、39。暗箭 。。。
文宗在金帐中来回踱着步子,脸上的忧色直接反映出他内心的焦虑。对于这位建宁皇帝来说,储君的失踪是并不亚于黄河决口的大事,而黄河决口古已有之,自有中书省去翻出诸多旧例处理,此事目前却只得他独自去思索。
承康静静的陪在一边,摇曳的烛光下,文宗的发色更显花白。承康忽然发现,他的脊梁也不再似记忆中那般挺拔魁梧,虽然面前这个男人是自己的父亲,是后宫中诸多女子争先恐后奉承讨好的那个人,但他无论面容还是身姿都已经显出一名老人的疲态,真是岁月不饶人呵。
文宗停了脚步,目光落在三衙刚刚呈上的京郊猎苑大熊山地形图上。承康随着他的视线扫了过去,一副很细致的地形图,将众多小路、山势、水脉一一标出。文宗已经看了这副图足足有半个时辰了,那专注的神情似乎想从这副图上找出承启可能会出现的地点。承康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大熊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况且山林密布地势崎岖。纵然有这样一副地形图,但要想从这茫茫一片树海中找到一贯养尊处优的储君,又谈何容易!
京师平时驻守的禁军大约三万,文宗得到消息后便调动了八千余人,集结在金帐二里之外,专候天明搜山,显见得承启在他心中的分量极重。
藏在袖中的手暗暗攥成了拳,承康一直清楚文宗对承启的偏爱,但心里明白是一回事,亲眼见到父亲焦虑又是另一回事,哪怕他是和自己血浓于水的兄长。承康心中暗暗有些不服,这些年来承启的一举一动都是众人目光中的焦点,自己这个亲弟弟只能跟在他的身后做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乖乖的听他义正词严的教训。也许从没有人真正拿自己和承启相比吧?甚至是父亲母亲……承康幼时曾不止一次为此掉泪,他们已经习惯了承启的优秀,习惯了承启这名储君为他们带来种种惊喜。呵……一个完美的储君,这天下的百姓大约也都如此想罢?既然自己怎么努力也无法获得认可,那么何不索性做一名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承康摇摇头,最初得到承启失踪的消息他竟有一丝莫名的快意,虽然这快意在脑中只是一闪而过便被理智否决。他需要去外面吹吹冷风,仔细思考一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