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都别吵了。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可以通过规则调整减少内部争斗,提升稳定性。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重建公众对工治理能力的信心。”这时,会议室里有一人举手道。
闻言,剩下的工成员想了想也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如果工都完蛋了,他们还谈什么其他的其实这个改革也是有利有弊的。
如果按照Kevin这么搞的话,工会的权力就会扩大,部分团成员会担心工会影响力过强,可能导致魁选举被少数团体操控。
再加上投票机制现在变的复杂化,部分基层员投票的积极性大概率会变低。
说起Gillard和Kevin这两人,从政治思想、政策取向和行事风格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他们既是盟友,也曾因权力更迭成为竞争对手。
Kevin推崇气候变化议题与国际多边合作,主张通过政策创新重塑土澳国际形象。倡导包容性社会政策,并还给原住民道歉过,曾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等。金融危机期间还推出420亿澳元经济刺激计划,通过学校建设革命等基建项目稳定就业。
Gillard则是聚焦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推行“Gonski教育改革计划”和全民残疾保险计划(NDIS),也就是注重本土改革。
作为首位女性领导人,所以她推动带薪产假立法,但同时又避开激进女权标签。主张通过工会与企业谈判制定政策,反对Kevin直接干预市场的做法。
从矿产税来说,Kevin对矿业公司在资源价格上涨中的超额利润进行再分配,确保国家收益公平共享。
Gillard则是在矿业巨头强烈反对下缩小征税范围,仅针对铁矿石和煤炭的利润征税,税率降为30。
讲的简单点,Kevin属于改革派,而Gillard则属于务实派。
见大多数人都举手同意魁选举规则改变,Gillard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只能抱着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