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该出发了,莫要误了吉时。”说这话的时候,魏慈明在心里笑了,这种去送死的事情,哪还有什么吉时不吉时可言?
这一次陪着昭乐一同前往赵国的还有一名武师以及六名侍童。六个侍童都是从齐国朝臣的家眷中挑选的,最年长的是大司空之子何九畴,他已经十一岁了,与其父一样善于计算错综精微的数字。领头的则是大司马之子伍齐射,他比何九畴小两岁,今年九岁。他似乎已经从父亲处了解到了此行的重要和相关之事,眉宇间显露出与他人不同的刚毅。其余的四名侍童分别是文太史之子文知礼和其侄儿王彩御、燕太傅之子燕于琴,以及李司徒之子李寄书。这些孩子都还是稚气未脱的顽童,他们还不懂得什么国家大义,就要离开双亲和人质昭乐太子一起远赴赵国,踏上前途未卜的道路。
“我了解骨肉分别之痛,实是因为我的无能,才使昭乐和诸位走上这条路。”姜白看着几个孩子,用力地咽了口吐沫,方才说出这句话。
“不要只将忠义挂在嘴边,要发自内心地保护好太子。若是太子发生意外,你们谁也不要活着回来!”说话的是伍齐射的父亲大司马,他说话的时候眼里噙满了泪水。
“是!”孩子们响亮地回答。
魏慈明右手领着昭乐,左手捻着佛珠,回头看向前来送行的百官,淡淡笑道:“那么,出发吧。”
天早已经大亮,但天空却阴沉沉的,空中弥漫着浅淡的雾。魏慈明抱着昭乐坐在轿子里,唇边挂着笑,他捏捏昭乐的鼻子,笑道:“我的太子,你将是天命所归之人。这天下都将是你的。”昭乐似是听懂了一样,咯咯地笑了起来。
挂在轿前的黑鸟一直在叫,学着百鸟的声音,它一直叫到长平便不再叫了。
昭乐太子是在赵国境内的长平被人劫走的,同样被劫持的还有太子太保魏慈明和那六名侍从。派出保护太子的赵国武士都被匪徒杀死了,而伴随昭乐太子前来的武师也命丧匪徒之手。
天文七年三月,发生在赵国长平的被劫事件传遍天下,赵国颜面扫地。同年四月,齐国宰相管云出使赵国讨要太子消息,无果。同年五月,楚国传出消息,昭乐太子一行人被晋国救下,送往楚国。
至此,天下无人不知齐国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太子,昭乐……
☆、第七章 喜欢点心还是喜欢我 (2385字)
“昭乐,我来了!”
听到声音,正在写字的昭乐无言地抬起头,而他身后的李寄书略带厌烦地皱起眉。公子政身后跟着敬德、顺德,今日他们还牵了一只很大的狗来,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