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一直打到沫前,将分给齐国的西部四郡悉数夺去,而王彩御也继宋兰之后,丧生于沫前战场。与宋兰不同的是,王彩御的尸身残缺不全,节节败退的齐军甚至无力去战场上敛回他残破的躯体。
梁军的打法很像赵军,派出多于敌人数倍的兵力,以多攻少取得胜利。
豫礼捂着腿上的伤口,在心中细数着剩余的兵力。
带出来的士兵还剩下不足五千人,面对数万之数的梁军他该如何是好?豫礼现在不知道该庆幸,还是感慨,若非有边境的城墙和守军。他恐怕也会身陷战场之内,就连最后一道防线都守不住。
请求援军的信已经和王彩御的死讯一同送回去了,豫礼的伤口又疼了起来。他揭开伤口上裹着的麻布,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腿上那块已经溃烂发臭的肉,连伤药都没有了,援军要何时到?
也许他真的该听副将的,隐瞒王彩御的死讯,这样的话,援军是不是会因为王彩御的关系到的快一些?
死亡像是传播迅速的瘟疫,在各个地方散播开来。
☆、第二十八章 福兮祸所伏 (2286字)
各国还没消化掉楚赵双方突然停战这个消息,另一个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大概不该这样说,在消息传出来前,更加措手不及的是梁军和吴军,楚军和赵军没有任何征兆,像是天降神兵一般分别出兵,突然攻向吴军和梁军。
从齐都派出去的援军也在第二天到达了莱芜,与豫礼的军队汇合,在赵军的帮助下扳回一城。当齐赵双方的军队已在沫前驻守了三天,赵灵宫写给昭乐表示愿助齐国一臂之力的信才迟迟而来。
昭乐冷笑着将信扔到一旁,说什么顾念盟国愿鼎力相助,说到底不过是怕梁国作大,到时候赵国多个劲敌。这会儿才想起制衡之策,怕是已经晚了,公子羽岂是善罢甘休之辈?就算不血战到底,怕是也不会轻易认输。他想到这些,便已开始打算是否要去梁国迎回密夫人了。
他已经完全可以认定,这一战梁国必输无疑。
公子羽端坐在殿中,锐利的目光扫过殿上的每一个人,面对这些劝他收兵的臣子,他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不肯收兵,他要战到最后。
如果说这样回答令人惊恐,那么他接下来的话边只会带给人恐惧了:“本王已命亲兵守在边境处,凡是有人胆敢叛国,不论通敌与否,格杀勿论,如有违抗者则诛杀九族。为免各位大人遭到误伤,特此奉劝一句,若没有本王的许可,千万不要往边境去。”
格杀勿论以及诛杀九族的命令太过可怕,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