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其中有不少是桑林。所以北方的生丝贸易,孔家占据了极大的份额。但是你小子改稻为桑不说,而且所用北方生丝,多是来自南阳何氏,弄得孔府的生丝生意,受到很大的影响。」
他是江宁织造,对这方面的事情门清。
其实说很大影响,多少有些夸张,根本原因还是徐青没鸟孔家。
站在徐青方面,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老何跟他关系好,又是南阳何氏的人,现在更是南直隶的参政,而衍圣公府什麽东西,徐青做生意,需要考虑他们的态度,还巴巴地把生意送上门不成?
但在士林而言,衍圣公府相当于天下士林的话事人,徐青充其量是南直隶近来最能打的堂主丶香主,而徐青中解元之后,更是和衍圣公府一点交往都没有,也不来东山省上门求教镀金,还间接影响了衍圣公府的生意,真可谓是可忍敦不可忍。
没周家表妹这档子事,也会有其他事。
谢泉生怕徐青不懂里面的门道,说得格外仔细。
无论如何,身为名教中人,绕不开三纲五常,绕不开衍圣公府。
随后谢泉又向徐青普及了,为何裹脚的风气会成为如今名教中人常用的利器。
盖因裹脚之后,女子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变弱,而且裹脚本身就有一笔开销存在,这样一来,
一些有地的农户,原本靠夫妻二人,同心协力,也能支撑家庭开销,遇见丰年,存下积蓄。
若是受到裹脚风气影响,那麽遇见灾年,难免会有吃不饱的可能,如此一来,向大户借粮是必然的,最后落得失地的下场,自然成了大户人家的佃户,土地也归豪绅所有。
这其实只是大户对小民压榨的冰山一角。
比如前汉流行厚葬,事死如生,连中小地主都能因为丧事破产,如此也给了大豪族兼并土地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