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根本没吴大人想像的那样危险他耐心给老吴回信,写明其中利害。
吴大人过去,只要萧规曹随,基本上能平安镀金回来。
至于岳父这边,徐青没有回信,因为冯大人也没啥要求,更没啥事,只是向他说明京中的情况没有回信,但请安问好是应有之意。
他心知,孔府的民乱会是一个导火索,往后天下的事会越来越复杂,复杂的过程中,必然伴随各种矛盾冲突,以及许多妖孽邪魔跟着兴风作浪。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徐青带着冯芜回江宁府时,有应天府士子相送,希望徐青留下诗词。
徐青于是现抄了一首。
诗很长,不过众多士子都记住了其中一段,
「吾道贵沉冥,浊俗矜繁华。暮撷芳荪,朝餐紫霞。王乔赤松,韶颜如花。海里三山接羽翼,
人间万事真泥沙。」
有士子道:「没想到解元郎年纪轻轻,就对尘世的纷扰和琐碎感到厌倦了。」
「他年纪轻轻,经历之多,确实远超我等。」
「或许解元郎是对孔府民乱的事感到心忧—
众士子纷纷做解读,实际上就是蹭一蹭热度。一篇文章干倒北孔,注定是名垂青史的事。
这时候,徐青用厌倦世事的诗词,来表明心境,足见老辣。
众人不怪徐解元把事情闹大,要怪就怪北孔太菜,本来这种事,双方对骂,吵个几年,热度有了,大家也能趁机蹭蹭名气。
谁知道大家都还没发力,北孔就倒下了。
孔府民乱的事一出来,大家都清楚,不管这次民乱结果如何,北孔闹出这种事,都必定倒塌无疑。
有些收了南孔钱的人,心里一下子踏实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