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结束,可是明年东山省的春耕肯定是要耽误的,若是明年年景再不好,饿死的人,会很多。在这期间,肯定会有许多豪绅趁机土地兼并。咱们阻止不了,却可以给这些活不下的小民新的活路。」
他前世老家,找工作就叫做「找活路」。
徐青自己何尝不也是在找活路。
「夫君意思是开办更多的工坊?」
徐青点头,「不但要开办工坊,咱们也得培养更多的绣娘。江宁府的刺绣,做工不差,只要在审美上,再提高一截,咱们的刺绣,在海外和大虞朝其他地方,都会很有市场。除此之外,咱们还得在工坊附近配套社学—...」
这些事,徐青不是第一次说,但他要反覆说,不断强调。
许多事,不要指望说一次,就能让人记住,或者理解背后的用意。
都是边做边理解。
哪怕徐青一开始,也不可能什麽都想周全再动手。
出现困难,解决困难便是。
这个过程,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胆子也会越来越大。
自来创业之主,都是需要夫妻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大事。
这些女人,史书上有的记载了,有的没记载,但不妨碍她们在背后起到的作用。
其实东山省孔府下的百姓,他想尽可能多救一些出来,不一定要带到南直隶,也可以带到辽东,利用吴大人做辽东巡按的机会,安插一批人过去。
辽东附近有适合养兵马的岛屿,这些孟宇轩闲聊时提到过,徐青也派人查探且搜集过资料。
江宁府是个好地方,能产出许多钱粮,但无险可守。
但是江宁府靠海,徐青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在海上的影响力,沿着海岸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