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65">受国之垢,方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如果玉亲王能主动想到为灾民做些什麽,区区徐青,何足道哉?
另一边,戴先生也想知道,如果徐青知晓,这贤名之下,会招来万千嗷嗷待哺的灾民,他又会如何做呢?
戴先生继续道:「王爷可知会王尚书关于赈灾的事。可以让王尚书派户部的人,适当向民间透露海沙帮和徐青之间的关系,而海沙帮亦是海运粮食的关键一环。除此之外,也可以说明海运对漕运的影响。百万槽工衣食所系。有了海运,陆地上的漕工,自然也会一年比一年苦,这些人的生计,也是需要考虑解决的,甚至于一条鞭法的施行,也和徐青有很大关系…」
这一桩桩事,没有任何添油加醋,对百姓的影响,也是实打实的。
如果徐青是当世圣贤,就该为这些事负责。
若他不是,世人也看清了徐青的虚伪面目;如此一来,徐青即使能渡过这些风波,也不足以有能撼动天下的声望了。
在戴先生看来,徐青最强的地方在于势。
大势一散,徐青便只有匹夫之勇,在大虞朝廷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将无任何反抗馀地。
「徐公明,不知道你会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被大势所伤?」
在戴先生看来,天下这盘大棋有三个人在下。
一个是陛下,一个是首辅,另一个人便是徐青。
徐青是最弱的,但也是最善于借势的。
一会儿是借陛下,一会儿是借首辅,每每落子,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深究之下,却又无不是堂堂正正的大道。
此人之才,殆天授乎?
只是徐青若能解决这些难题,那当真是「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