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晚些时候才打道回府,临行前她把沈父存放在木箱里的两本古籍带回去看。
当年沈家败落,能当卖的几乎都卖了,唯独曾祖父留下来的大量书籍得以保留。
这算是父辈给沈家留下的一点念想,弥足珍贵。
傍晚沈家父子从学堂回来,赵氏提起闺女,说道:“今儿惠娘捎了两匹布,让我给爷俩做身夏装。”
沈方哲愣了愣,“这孩子总往娘家捎物什,恐叫亲家看了笑话。”
赵氏拿起布匹到他身上比划,应答道:“那是郎君眼光好,与吴家结下这桩善缘。
“昨儿惠娘去清溪潭游湖,带了不少小食回来,还是亲家让给阿宝捎些过来的。”
提起吴家二老,沈方哲抿嘴笑了,欣慰道:“这桩亲事算是结对了的。”
赵氏调侃他,“那可不,当初你沈先生可是挑了又挑。”
沈方哲推开布匹,“我有衣裳,不用裁剪新衣。”
赵氏:“惠娘说了,你是教书先生,总得穿体面些,省得叫人笑话。”
沈方哲低头看自己的衣裳,虽然浆洗得发旧,但干净整洁,他觉得挺体面的。
这得益于他生了一副好样貌。
现今四十多的人,体态仍如年轻时那般挺拔,皮肤白净,五官隽秀,因着常年被书籍滋养,气质如松似鹤,通身都是文士风骨。
沈映蓉遗传了他的好皮囊,父女不仅眉眼相似,气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底怕闺女在婆家落下口舌,沈方哲严肃道:“下回琴娘多提醒着些,已经是嫁出去的姑娘,总往娘家捎物什总归不妥。”
赵氏:“人家说了,这是从嫁妆里取的,夫家管不着。”
沈方哲:“……”
赵氏又道:“惠娘还许了二两银子做家用,说是去年铺子经营得好,婆母额外给的私房,她用不着。”
沈方哲还想说什么,赵氏打断道:“郎君想说的话我都说了,人家能当家做主,不爱听我唠叨。
“闺女既然有这个心意,我便收下了,她的厢房得留着,哪怕以后阿宝娶了妻,都得给这个大姑子留下落脚处。”
沈方哲道:“这是自然。”又道,“别人家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我们沈家没这个规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