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寒,心寒什么?”明月说话的语气和声音很好听,却带着浓浓的威严。
“很多王侯为国家鞠躬尽瘁、辛苦一生,甚至死而后已。但他们的后代却得到荫封……若是那些王侯看到他们死后,子孙如此凄惨,会作何感想。”
“王大人为什么会觉得,没有朝廷的荫封,那些功臣的后代就只能凄惨生活。现在处处都是机会,别人可以以平寒之身大富大贵,为什么他们不行?难道,王大人觉得,王侯的后代都是孬种?”
“臣有罪,臣惶恐,臣并没有那个意思。”明月最后一句话问的咄咄逼人,让那老臣直接便跪下了。
“既然王侯子孙靠着自己的能力也能过的很好,那国家为何还要给他们奉赏。王侯的后代,本来就比普通接触的朝政多,明白的道理也多。若是在这种先天优势下,他们都不行,国家养一群蛀虫做什么。”
“臣知罪。”
“朝堂之上论事,何错之有。不过各抒己见罢了。王侯虽然得不到蒙荫,但,钱还是有的。只要他们的子孙上进,朝廷怎么会亏待那些人。”
给钱是为了保障他们的生活。不给做官,却是为了他们能自己上进。
“妨民之口,甚于防川。本宫决定废除言论限制,爱卿以为如何?”
“臣惶恐,虽说朝堂之上如此,可以令官员无后顾之忧的谈论国事,但若是开放民间言论,假设有人天天拿着陛下、殿下的名讳编造故事,是否……有些大不敬……”
“何为大不敬,天子,天子,是上天的儿子,也是这天下苍生的儿子。老子喊儿子的名字,有何不可。虽说为尊者讳,若是尊严做得都是对,还用忌讳吗?让百姓去说,百姓又能说什么。会说那个大臣娶了小妾,还是谁的家去了青楼?他们只会说,谁是个好官,谁又做了坏事。”
“真正昭昭如月明的君子,是不怕明月评论。天下的太阳既是明亮的,即使天下人说他暗,他就是暗吗?”
“臣以为,三人成虎,百姓愚昧,爱以讹传讹,若是受了不法人士的鼓动,那……后果不堪设想。”
“百姓愚昧?其实百姓最聪明,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支持谁。若说他们不懂教化之理,现在在各地开设学堂,若是二十年后,就可见我大地处处文雅之风。”
“为了这片大地的未来,为了后来者,就算你我承受些骂声,又如何。万世千秋后,丹青笔墨,此事自有公论!”
大智慧者,大胸怀,不惧任何风雨。
当然,明月也在暗地中藏了阴招。天下青楼、酒楼有一半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