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
方正化:“可是乡上的地主老财,他们都觉得把银子埋在地底下最保险,最安全!”
巴音东:“这就是为什么大明朝越来越缺银子的原因,本来西班牙人从南美洲一船船运银子来,来买大明朝的丝绸,瓷器,茶艺然后运回欧洲贩卖挣大钱!”
“可这些钱没有到大明朝廷手里,大明的海商们勾结沿海士绅,地方官。
大明禁海,他们走私挣钱,大明开海,他们光明正大的挣钱,吃了亏的是大明朝廷仓库。”
李小琏:“我们还收到情报,本来属于鱼米之乡的南直隶一带,今年七月已经发生了灾荒,是杨嗣昌上报的,不过在六部那里压下来了!”
方正化:“是淮河两岸那边地方吗?那怎么可能呢?”
巴音东:“有什么不可能的,现在淮安府,松江府,苏州府手工很发达,织布,养蚕,种桑麻,贩茶,瓷器,纸品,油墨,在那里纯粹种田种粮的人越来越少了,每年需要大批粮食,知道从什么地方运来的吗?湖南湖北啊!”
李小峰:“江南有钱就没有粮食,就这么奇怪吗?”
巴音东:“这就是因为没有个良好执政机构,没有专业的决策机构,也没有明确的监督机构,这个浙江地区,江苏地区,淮河两岸的经济发展非常的不平衡!
大盐商和大海商利用垄断的权力,获取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分配极不平衡,富的花天酒地,穷的卖儿卖女只求活着!”
“根据不严谨统计,就目前而言,大明朝的总体经济规模已经达到十亿,近一亿人口,平均GDP是人均10两,生活应该是不错吧!
但因为经济结构不合理,财富分配不公平,朝堂执政能力低下,大明朝就像拿着金饭碗讨饭吃!”
李小峰:“那吏治与皇家各藩王问题,又怎么解决呢?”
巴音东:“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比较难!”
“怎么个简单法?”
“一句话,给最底层的人一个公平公正上升的通道!我们看史书,总会见到县城的那些吏员如何的克薄,如何在百姓身上榨油水?
可是公平的说,他们的家就在本乡本土,他们天生就是那么贪的人吗?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天生就会去贪,特别这里还是他们自己的家乡,不喜欢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