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建筑设计师都是曾经在皇宫里做过事的,如果把所有人的技艺用文字,图相,影像的形式记录下来,那可就是大明国家的无价之宝了!”
方向喝了口茶:
“小朱啊,他们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大明朝各种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从你作为领导层,从上面开始建立一个大战略!”
“你们翰林院虽然也有编修,随时随地在编辑各种书籍,但是好像都是毛笔书写,这样一个是书写速度慢,另外一个人很容易出现错漏,或者是编辑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法,使得真正的资料失真!”
朱由校很真诚的问:
“那该怎么办呢?”
周石替方向回复:
“说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了。
用原始稿,新文字,用图片,影像四种方法来整理和保护历史上的天文地理,自然常识,应用技能,以及各种文化艺术作品。”
李破犹豫的开口:
“不过这么一来,大明朝那边是不是要直接进入电气时代?”
赵石建议:
“大明整体进入电气时代,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一部分教育和科学领域使用电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二十六章 纸上谈兵论大明 (第2/2页)
比如说电台和报纸的推广,这样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推广速度,拉近普通人对皇帝的认同感!”
方向赞同:
“如果说智能电脑,手机的方面的电池制造还比较难,但如果仅仅是手电筒或者是收音机,录音机的那种,过去的老式锌电池,或者是可以多次充电的电池。
这是比较容易制造的,我认为可以在明朝京城里面设立工厂!”
刘云:
“这是按方校长这么一说,我觉得1620年的大明天启朝,最最关键的事情,除了军队建设,拥有武力枪杆子与粮食种植外,报纸和广播电台的设立是重中之重!”
李小岚同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