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的攻击范围就会大增。
皇太极同时也担心陈新后阵的兵马,陈新在前阵只排出了五个营的步兵和三千骑兵,只有两万五千人左右,已经维持住了战线,其后阵还有万人上下的人马,从交战到现在,只往徐山派出一支千人的骑兵队,其余人马依然留驻在原地。连后金在转子山方向发动近万骑兵的进攻时,陈新也没有派出援兵,而是靠登州左翼自行调整防御。而皇太极已经在右翼投入重兵,所以中路的后备队已经要小心使用。[
皇太极思索片刻后终于摇摇头道:“等两白旗攻一轮,看多尔衮这次能否将功补过。”
。。。
转子山南坡下,第六营第一千总部排出一个四方形,与其他战兵营一样,第六营的第一总也是戚家军的编制。
作为明代最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在不同的作战环境中不断调整着戚家军的战术和编制,鸳鸯阵一直是基本阵形,由这个基本阵形延伸出适应大小规模作战的司级、千总级和营级阵形。不是只有适合南方的战术。他镇守北方十余年间北虏一人敢叩关,并发展出了严格的军事纪律和操典。
戚家军出现的时间与荷兰陆军军事革命几乎相同,荷兰的莫里斯改革促成了欧洲近代军队的诞生,但中国的最后一次古典军事变革,却在张居正死后戛然而止,戚继光逝世几十年之后,留下的唯一种子在浑河血战中绽放了最后的余晖。
如果历史没有陈新的出现。后人便只能从戚继光的兵书中寻找戚家军曾经的光辉。即便是在如今的登州镇中,鸳鸯阵也将很快退出常规编制,在登州镇的超前发展下,即将被成军更简单快捷的线列步兵替代,此次的盖州之战,将是登州鸳鸯阵在大规模阵战中的最后一次亮相。
戚家军在北方对北虏进行营级作战时。会排出一个类似的空心方阵,每个方向部署两个司,形成外围的防御,每个方向留通道一个。方阵内中是一个小的空心方阵,由四个司战兵、家丁和骑兵组成,内圈的兵力会从通道进行反突击。
陈新没有这样的鸳鸯阵大编制,千总部就是登州最大的鸳鸯阵编制。在对骑兵进行防御作战时,便形成每边两个局的空心方阵,每个方向都加强有重武器旗队和炮兵的火力,中央则是分遣队、哨骑和救护队。
第六营第一总共一千三百人,杀手队和火器队各四百五十人,另直辖重武器旗队一个五十二人、分遣队一个五十人、哨骑队一个二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