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白雁声大约算是皇帝的逆鳞了。
沈君理脸上表情变幻,一时沉默不语。李致远等了片刻,自知与情与理都不能置身事外,长叹道:“既然诸位将军都有报国之心,实乃社稷之幸,李某就再去试试看好了。”沈君理起身抱拳道:“多谢李令君了。”
翌日李致远得空入长乐宫觐见,彼时孟子莺正在琴台理琴。说是琴台,其实是临水而建的一座水阁,形制仿若当年益州王府的芙蓉阁。阁外水烟凝碧,花香一园,阁内珠箔低垂,歌喉扇影。皇帝正坐在殿上弹琴自娱,殿下一队盛妆艳服,光彩动人的宫人随之起舞。沉香甲煎为庭燎,玉叶琼苏做寿杯。此等景象李致远看在眼里,只是心惊不已。
一曲毕,宫人退尽。孟子莺站起身来,不经意看见尚书令站在殿前,忙命人请进賜座,笑问道:“李令君,朕新制一曲,不知你听了感觉如何?”李致远在春凳上正襟危坐,道:“此曲只应天上,难得人间。但不知有何美名?”孟子莺微微笑道:“名为《无忧曲》。”
李致远一愣,暗道古来无忧能几人啊,皇帝自称“无忧天子”实非吉兆。风俗奢靡过甚,必有兵戈之惨继之,千秋烱戒也。
此时有宫人送上青城雪水煨的嫩茶,用紫金油滴天目建盏所盛。李致远喝了几口,露出盏底一朵精巧银质三角莲花。
好贵的茶!一口喝掉半个益州城一天的口粮。
孟子莺从小讲究,因看见老尚书面露不豫之色,怕他说教聒噪,忙岔开话题道:“李令君此来所为何事?”李致远放下茶盏,道:“是为北燕的朝局。自靖宁末年萧瑀封王,权倾朝野,早已引起诸部大人不满。这次独孤、宇文借奔丧之际,带兵与萧瑀厮杀,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与北燕国力可谓是大大削弱了。”他怕一上来谈讨伐江东引起孟子莺的反感,故而先从北燕说起。
孟子莺微笑颔首,道:“古来英主开基于前,子孙毁之于后的不可胜数,又岂北燕独是乎?”
李致远见皇帝兴致不错,又附和了两句,忽然话锋一转,道:“先王在世时,曾说要恩威并施,以夷制夷。北燕既乱,南朝只怕难以独善。白氏新造之国,人事未洽,灾变屡见,天时不谐,地利不尽……”
孟子莺听到这里,脸色一变,冷道:“原来李令君今日进宫是来催战的啊。”
李致远见皇帝如此反应,亦是心生凉意,但本着老臣情怀还是想竭尽全力争一争:“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只怕错过这个机会,等北燕内乱平定,白雁声再与之结亲,就万难撼动江东了。”
孟子莺脸若寒霜:“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