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早已被萧瑀的人所控制。拓跋挣扎不服道:“我有何罪?”萧瑀冷笑不止:“胁从叛逆,心不纯臣,逆心已露,不可不诛!”
他此语一出,盛乐城外的臣工们人人悚然而惊,加上之前诛杀的三位柱国将军,六大柱国已去其五,唯有萧氏一门独霸。就连皇帝慕容彦都吓得为之缩颈。纥骨大人年事已高,还算镇静,抬头望新皇道:“北燕律令,胁从不问。老臣只问陛下的心意。”
慕容彦看了一眼萧淡月,后者一言不发,慕容彦哆哆嗦嗦向萧瑀求情道:“摄政王,朕知道你先前在幽州受惊了。请你看在朕的面子上,饶了两位大人吧。两位大人也多次劝告进谏,只是逆臣胆肥心黑,一意孤行,与两位大人无关。”
萧瑀连看都不看皇帝一眼,鼻孔朝天,背书似得说得:“摄政王权重,非社稷计,宜少加裁抑。纥骨大人,这是你向陛下进的佞言吧?拓跋,你虽人在盛乐,你的部曲怎么跑到幽州去了?公子归生知情不报纵容弑君,与弑君者同罪,这种道理你们二人都不懂吗?”
两人随即被严装的士兵拉到了一旁,手起刀落,两颗人头立时落地。
盛乐城外寒风刺骨,宫墙高万仞,其坚可厉刀斧。比宫墙更坚硬的是遍地“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吼声。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九章
北燕大业元年,摄政王萧瑀废除柱国将军制和部长制,代以汉人政权普遍实行的三省六部制,诏令三十岁以下臣民说汉话穿汉服,分明族姓,齐整人伦,史称“瑀公改制”。
春去夏来,秋收冬藏,展眼又是几年过去了。这日翰林院学士谢玄进宫给太子讲课。他挟琴而来,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三四处池塘水榭,走过五六进殿阁,七八个宫婢,看见他都魂飞九霄云外,十分妖娆动人。
他走到东宫书房门前,抬头看见飞檐上有一团火在燃烧。谢玄一手遮在额前,定睛一看却是个穿红衣衫的大姑娘正翘着二郎腿,头顶倒盖一片大荷叶。夏末时节,太阳已不那么毒辣,谢玄笑道:“公主好兴致啊。”
武德长公主白细柳掀开荷叶,坐起来看他,道:“太子在午睡,你到水阁里等等吧。”又发现他随身携琴而来,更是乐道:“你来替王骞上琴课?你为什么把他给气跑了?”
谢玄听到这个名字,总是嬉笑的脸上泛起一丝不自然的神色。白细柳在宫里因听惯了他那些风花雪月玩世不恭的故事,也兴起一丝玩味的意思,故意道:“听说他回清商馆跟曲馆主告状,说你欺负他了。你怎么欺负他了,欺负得很了吗?”谢玄冷不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