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言谢绝,那“大白”一推手,万分豪爽道:“多谢老板。”
不一会儿,卤水鸭掌、银针鸡片、松鼠鳜鱼、银鱼蒸蛋,还有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桌来。白公子朝那帮忙端酒的小孩道:“小弟弟,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吃面不就蒜,不能算好汉。”那小孩此时也不大怕生了,居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生蒜来递上。白公子要伸手来接,他身边的另一人却皱眉咳嗽了一声,他就缩回手摸摸鼻子尴尬道:“好了,不吃蒜。”
两人用完饭菜,店里暂时没有其他客人,老板出来相送。白公子问道:“老板,我们明天想到君山上游玩,这里还有船家做生意吗?”老板道:“客官,真不巧,明日君山上有绿林人士开什么会,官府已经贴了告示,不许平民往湖上去。违者后果自负。船会也不接散客了。”
两人相视一眼俱是十分沮丧。谁料那老板龇牙一笑,道:“两位要真想去偷偷看一眼,那就坐我的船吧,我明天要送酒上君山。”
这真是让人喜出望外。两人千恩万谢之后,和老板约好了码头会面的地方,便往岳州城里去。
城南有一处占地颇大的庭院,实为清商馆在岳州的大本营。入夜时分,后门打开,数十名僮仆簇拥着两名轻裘缓带的公子哥进了后院。厢房里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列左右。一个十三四岁的白衣少年原本正坐在案前抚琴,听见脚步声,慌忙从室内出来,到廊下跪倒,口称殿下。
那两人正是白细柳和谢玉,匆匆而来岳州,就是为了赴十月初十洞庭君山之会。
白细柳上堂落座,对后面进来的白衣少年笑道:“韩霄,不需行此大礼,我来得急了点。你琴练的如何,有几分把握?”
这少年正是馆主曲乘风的另一爱徒,王骞的师弟,此次代表清商馆来参战。韩霄小小年纪琴技过人,与师兄王骞相比,有清高脱俗之气,却无爱惜羽毛的洁癖。
他伏地答道:“韩霄自当竭尽全力,不堕我大成的威名。”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零三章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来到湖边,只见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湖面上布满大大小小的船只,连舟数百艘,船头都是朝着湖中君山而去。不知道哪一艘是清商馆的船只。
先前谢玉曾问为何不乘清商馆的船,白细柳解释说,倘若清商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