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笑出了声。
韩霄小小年纪,不为所动,肃穆淡定。雷奋知道清商馆这几十年来在宣武帝白雁声的庇护下,渐脱奴籍,洗尽尘滓,标榜风雅,跻身上流,正如日中天,不可轻易得罪。便道:“请问贵馆一代乐圣王骞可到了吗?”韩霄微怔过后,摇头道:“师兄犯下大错,早已被逐出馆去了。”
“谢大词,王骞曲”,曾一度风靡江左。谢、王之事虽过去经年,但因涉皇家私密,故而甚少在民间流传,便连雷奋都还以为王骞在清商馆里。他此时又是遗憾又是庆幸,对韩霄便存了小觑之意,道:“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可否有幸听一听韩公子的仙乐?”
韩霄伸手接过身边人递来的琴囊,缓步上台,道:“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土之风;蜀声燥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雷公子为何不祭出《流水》啊?”
他此言一出,雷门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雷奋不悦道:“今日不过以琴会友,韩公子为何将之变成门派之争?”台上的雷胤却不屑道:“世人粗鄙,岂知山高水深意。我若奏《流水》,韩公子以何曲来对啊?”
韩霄走到他对面,抱琴而立,淡然道:“我自有曲来对,不劳烦心。”
“好!”雷胤就往地上一坐,双手拂琴。琴声泠泠,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白细柳听了一会,觉得有点耳熟,就望向谢玉。谢玉点点头,低声道:“是我在御剑山庄弹过的《七十二滚拂大流水》。”
蜀派代表曲目的《流水》在听觉上的特征是圆润,明净,清淡,和远。不知何时起,有人将原谱中的泛音部分做了删减,直接进入滚拂,并以此定下全曲的基调,称为《七十二滚拂大流水》。改过后的乐曲激荡不平,山中水势好似万箭齐发,浩浩汤汤,一泻千里。弹奏之人需极其熟练迅疾,才能发挥出全曲精髓。
雷奋听他起手弹奏此曲,而不是寻常的《流水》,便知雷胤欲借此曲震慑压制对方,而韩霄能选择的也不过《秦王破阵曲》、《风雷引》等寥寥数曲,且难度系数都在《七十二滚拂大流水》之下,任他琴技再高超也难有胜算。
白细柳听见乐音渐渐拔高,连忙从怀里掏出手绢,撕成两半,示意谢玉堵上耳朵。因曲声急促,在场武功低微的人都有胸闷气短之感,曲声终止之后,一些人甚至呕吐了起来。谢玉也有些心跳急促,好在白细柳在一旁以内力输入经脉,情绪平复地较快些。
雷胤推琴敛手,斜眼看韩霄,自负道:“韩公子,承让了。”
“此琴名海月清辉。”韩霄随地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