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窗外漆黑的夜,他也不禁发起愣来,思绪万千。
强行送走哥舒碧已经好几个月了,虽然当时是自己硬要叶翔把哥舒碧带离长安的,可每每想起,心里总是有些依依不舍,牵挂着那个突厥蛮子。
在那之后,安禄山倒也没有什么大的举动,和往常差不多,而安庆绪则不时会上门拜访自己。
想到哥舒碧的话,对安庆绪,李琎就怎么都无法再抱着之前那种单纯的心思去和他交往。
安禄山真的有着不轨之心,想要造反?而温和腼腆的安二公子,也参与了这个阴谋?
心里存了疑惑,对安庆绪,李琎就怎么都觉得隔阂,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的。
这改变安庆绪也察觉到了,他开玩笑似的问过,但都被李琎搪塞了过去。
毕竟,他还无法做到全然的信任安庆绪,像信任哥舒碧那样信任他!
由于存了心结,不知不觉间,李琎开始回避安庆绪。而对他的拒绝,安庆绪并未多说什么,微微笑了笑,当真减少了去汝阳王府的次数。
李琎倒是松了口气,毕竟,在一切都全无证据的情况下,他当真不知该怎么面对安庆绪才好。
对安庆绪的好感和怀疑交织在一起,让他越发的困惑了。
李琎相信哥舒碧,所以全盘的、毫无保留的接受了对方的话,还有那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如果有证据指证安禄山,那么,就算他有杨贵妃为靠山,再怎么不可一世嚣张跋扈,玄宗也容不得他!
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证据,能够指证安禄山要造反的证据!
而讽刺的是,在这件事上面,李琎竟然与杨国忠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杨国忠自成为宰相之后,和安禄山的关系就急转直下,变得十分恶劣。杨国忠屡次上奏玄宗,说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但玄宗并不以为然,直到连太子李亨都开始上奏,说安禄山有不稳的迹象了,玄宗才犹犹豫豫的召安禄山入朝。
本以为安禄山不敢来长安,可对方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飞驰入京,彻底打消了玄宗对他的疑虑。安禄山也就继续顺顺当当的做着他的三省节度使,兼任知总监事,手握兵权。
就在明珠被赐婚和亲的前几个月,安禄山才辞别玄宗,带着二儿子安庆绪回了范阳。
李琎也不是没向玄宗劝谏过,可玄宗根本听不进去,对李琎的话完全不放在心上,反倒嫌他多嘴,干脆命他护送明珠去突厥和亲。
虽然这差使是李琎主动去讨要的,可他自小没离开过长安,更没有长途跋涉过,所以玄宗此举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