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小宅,取名作“临风轩”。
不过,虽然是内城里离皇宫最远的地方,却不妨碍萧云朔天天来探访。对此,虞武帝的说法是:“刘备可以不远千里,三顾茅庐,朕只是在内城里走走,又算得了什么?明君爱贤士,朕还差得远那!”于是满朝文武也就没法再说什么,好在皇帝本身也没什么政务可忙的。
倒是十几天后,楚如悔本人上疏讽谏,说皇帝日日出宫,烦扰民生,请陛下速止。结果,皇帝倒是再没有日日出宫,只是每天都会有一个宫内小官抱着一大摞奏章大摇大摆地走进临风轩,然后往堂上的紫藤八仙椅上一座,伸手跟人要茶吃。
这下连楚如悔也不得不放弃了。他只好每日一下朝就急忙赶回临风轩,然后趁虞武帝回宫换衣服拿奏章之际,叫人准备好瓜果茶点,再选好香料燃起香炉,笔墨纸砚一概收拾妥当。等这一切都完成,基本上,那位天下第一大的小官也要跨进轩中来了。
唉!这样跟住在宫里有什么区别呢?
让萧云朔觉得那人讨厌自己的另一个理由是,他明明聪慧绝世才华横溢,却就是不肯为自己所用!
关于楚如悔的才华,虽然最开始只是萧云朔一个人的直觉,但是后来慢慢就成为了整个朝堂的共识——虽然他也只是在百官为一个愚蠢的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忍无可忍站出来几句话点明症结,却一下子使得整个问题如拔了簪子的头发顺流直下。而等到天竺辩僧挑衅事件成功了结之后,公子钟仪的博学儒雅、机智风度就更是成为了天下人标举赞叹的共识,连最心高气傲的人都不得不对他俯首称臣!
但是,就是有着这样宰辅之才的钟仪公子,却屡次推辞虞武帝授予他的任何官职。就算虞武帝以皇帝之命强求他领官,他也称病不上任,最终只好换别人替他,升迁之事也因此就不了了之。于是,直到三个月后,楚如悔还只是做着起家时候钦定的著作郎。
“如悔~就算不为朕,看在大虞百姓的份上,为百姓治理天下,还不行吗?”又一次被拒绝之后,虞武帝只好使出攻心之术,拿黎民百姓来求他。
“如悔宁曳尾于涂。”钟仪仍是千年不变的那句话,果断拒绝。
萧云朔从来不会放弃软磨硬泡的机会,继续拿软话来攻他:“你虽说要曳尾于涂,可是像现在这样,朕每天跑去临风轩找你商议朝事,你哪能算曳尾于涂呢?你虽然没有宰辅之名,可是却在行经济之实啊,与其这么着做个影子丞相,还不如做个光明正大的六部尚书,不是更可以造福万民吗?”
楚如悔这次出奇地没有反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