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白嘴唇抿得紧紧的,不说话了。
将军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拿起筷子:“好了好了,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嗯。”
孝白悄悄抬起眼睛,看了看他,点头应是。
将军夹了一筷子红烧肉到他碗里,嘴角一抽:“不是要强健身体吗?那就多吃点。”
“您也多吃点。”孝白把肉夹起来,小声道。
“呵呵,”将军瞅着他,皮笑肉不笑的,吃了两口饭菜,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随口说道,“下午青州王和仲达就该回来了,陛下打算亲自去城门迎接,我也得随行。”
孝白眼睛一亮:“王爷要回来了?”
“你那是什么表情?”将军脸色一沉,瞪着眼睛,“就这么高兴?”
“当然高兴啦,”孝白抿着嘴笑道,“王爷这次出行,遇到这样的危险,能够平安回来,怎么不值得高兴呢?还有石大人,难道您不高兴?”
将军别过眼:“高兴是高兴……”
可是你那模样,本将军看着不大高兴。
孝白恍然无觉似的,伸出手来握住将军的手,开心地说道:“将军您那时候那么担心他们,现在他们都要回来了,您不就可以彻底放心了?我也是为您高兴呀!”
“是吗?”
将军望着头顶,不置可否地答应了一声,心里稍微舒畅了些,但还是总有些别扭。
六十九
青州王此去荆州,虽然大体上算是一事无成,但没有功劳,却有苦劳,侥幸完好无伤地脱险,让景明帝十分地欣慰,不惜亲自前往城门迎接,给足了面子。
青州王经历了这番变故,大难不死却有后福,回建阳还能够享受到这样高规格的待遇,自己也十分地得意。
但与他同行的荆州刺史周大人就不一样了。
在城外路上,青州王一面闲闲地吃着时鲜水果,一面看着同车一言不发的周大人,笑道:“我说文璧呀,本王不是早就跟你说了吗?这次的事情,与你无关,本王也什么事都没有,你自己又何必非要揽罪上身?”
周文璧身上的官袍已然卸去,只着一身素色布衣,俨然已经是个待罪之身的模样,依旧是一副正经严肃模样。
“虽然王爷宽容仁慈,但此事原本就因下官因私误公而起,下官自请入朝向陛下请罪,原是理所应当,王爷无须为下官开脱。”
“哎呀……”王爷看着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这人,怎么还是这样死板固执!这下可好,朝中那些原本看你不顺眼的人就不少,你这不是自己送上去找死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