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安?”
见张虞久久不语,孙资开口问道:“不知济安有何思量?”
张虞迟疑少许,说道:“彦龙所言不无道理,仅是因贪恋王氏权势而求娶千金,非虞所愿为之事。”
孙资眉头微蹙,问道:“王千金相貌、性情如何?”
“佳人!”
“那济安为何无意求娶王千金?”
孙资透露隐情,说道:“我今日拜会长文公时,见温氏登门求亲,再请千金许配于温劭。若温劭为长文公之婿,以其与济安之间隙,其必难容君。”
张虞眉目皱了起来,显然对这消息不满意。
孙资话锋一转,说道:“近来长文公颇是不满温劭,岁初未允温劭求亲,更别说当下了。话虽如此,但望济安早作打算,以免错失良缘。”
张虞沉吟片刻,忽然问道:“彦龙为何劝某求娶王千金?”
孙资愣了愣,顺势说道:“资受济安鼓噪之恩,不敢不报。今王千金有国色,知书达理;而济安虽家世次之,但俊颜长身,美男子也。如能求娶王千金,则对济安大有裨益。”
孙资劝张虞娶王霁,除了想报恩之外,他内心也有自己的私心。他作为寒门士人,多亏有王宏的赏识,才能被举荐到雒阳太学读书。
但就读之后的前程呢?
如果没有大人物赏识,他大概只能被征辟为郡吏,要想成为县长怕不是要花上十几年的人脉经营。
而他如果能帮张虞求亲王霁成功,以他今日规劝的功劳,加上张虞为人性情,大概会用王氏的政治资源帮他运作,届时可以少奋斗好几年。
至于张虞,因为娶到王霁,人生将能少奋斗几十年!
传说中受征为孝廉,入台为郎官,外放任长吏的科幻故事,说不准能在张虞身上出现。
为何说孝廉—郎官—长吏为科幻故事,因为仅有顶级大族子弟才能享用这待遇,汉末中能有这般待遇者,仅有如袁绍、曹操、袁术等顶级二代,外加被雒阳侯氏看上的公孙瓒。
话说这么多,孙资见张虞依旧沉默,心有些冷,转口说道:“资闲聊笑语,济安不可当真!”
“非是不愿!”
张虞伸手拉住孙资的手臂,说道:“我之所以久久不应,实因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