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批准实行。但这政策听上去虽好,实施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尽管皇上说了,改的桑田都按稻田收税,可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全靠种地养活全家老小的农户们,又怎么会愿意放弃自家的稻田?
桑田就算收成再好,也不是能填肚子的吃食。
若是遇上个天灾人祸,那些大户趁机压价收入,只怕到时候全家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农户们又不是傻子,更深知这些豪强大户的手段,自然不愿将事关生死的命根子交出去,反抗得颇为激烈。
官府也不敢贸然动手,生怕局面一发不可收拾,让始终对东南虎视眈眈的海寇摘了桃子。
于是,就这么僵持了四个月。
可现在听这意思,官府是又开始动作了?
怪不得老郭如此戒备。
堂堂大明官府,就算剿不了纵横海上的大寇巨匪,拿捏一群根子在地上的农户、地主,还不是轻轻松松?
徐行叹了一声。
官府、海寇,都是吃人的老虎,两虎相争,受苦的,终究还是他们这些百姓。
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不给人活路了。
徐行心里翻滚着种种念头,却并不显露出来。
他交完钱,跟老郭道别一声,就拎着药材包,转身离开药铺。
沿途上遇见认识的商贩,徐行都会笑着打个招呼,有熟识之人,他也会停下脚步,跟对方闲聊两句,再挥手告别。
出了城,他便沿着泥泞乡道,一路前行。
乡路杂草丛生,尽头有座小山坡,坡上林叶茂密,林间小溪潺潺,溪旁立了排屋舍。
门前悬了块匾额,匾额上痕迹显得格外深邃,凹陷处没有半分尘埃,平直的线条勾勒出端正的楷书字迹。
掀潮馆。
此地环境清幽,似是出家修行的宁静道场,从大门进去,便是一片水痕白石压成的地面。
因东南局势纷乱,战事频发,民众也在战火中,历练得颇为彪悍,武风盛行,哪怕是田野间的农夫,都能耍两手有模有样的把式。
久而久之,此地自然是拳师如云,武馆林立。
穷文富武,是武行中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以武馆大多开在城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