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胡宗宪那张消瘦憔悴的脸上,现出决然神采,斩钉截铁道:
“好,就这么办。”
虽然知道,叫停‘改稻为桑’便是忤逆圣意,但在该做决断之时,他仍是没有丝毫迟疑。
徐渭又道:
“朱天都手下大拳师众多,皆能生撕虎豹,快逾奔马,朱婆龙更是生机固锁,调和五内的拳法宗师。
以前只是僵持,倒还好说,若要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少不了要再请些帮手。
最好是宗师级数,不然也要是巅峰大拳师。”
胡宗宪忧心道:
“浙地武风虽盛,拳师虽多,但这种人物又岂是轻易可得。”
不过很快,胡宗宪便反应过来。
徐文长从来不说废话,他既然提出问题,必然有合意的人选,而今摆出这副姿态,怕是那人别有所求。
想明白后,胡宗宪摇头:
“文长,你若有认识的拳法宗师,不妨引荐一番。无论他要什么,我都尽力满足。”
徐渭直言道:
“我有一小侄,虽未成宗师,却也是四炼大成的大拳师,或可相助。”
“你的小侄……?”
哪怕极为信任徐渭,胡宗宪还是忍不住感到荒谬。
“你不过刚过而立之年,你这侄儿怕是才年及弱冠吧,年及弱冠的大拳师?为何我从未听闻?”
胡宗宪眼中满是狐疑,他乃浙地总督,自然少不了跟武行打交道,对当地那些颇具名气的拳师们也多有耳闻。
可即便他在心中翻遍了那份熟记于心的名单,却也找不到一个人与之对应。
徐渭微微一笑:
“我这侄儿学的乃是北拳,四岁练拳,十三岁便已出师远游,北至京津晋冀鲁,都曾徒步硬打过一遍,还在关外练过几年拳术,跟蒙古鞑子面对面干过几仗。”
徐渭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可胡宗宪的目光却有了变化。
他虽是进士出身,却也实是文武兼备之才,极为熟稔武行掌故,自然明白这几个地方,都是武风盛行之地,高手如云。
至于西北塞外的蒙古人,更是笼罩在整个大明王朝头上的阴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