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的经验。
但是徐清还是选择了吹毛求疵,不断地提出问题来要求现场的工作人员更改,不仅是音效,还有灯光。
至于旁边围观的贺舒怡则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徐清,她不是业内人,可以说是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
“这种试音行为是成熟歌手的标志吗?”看了一会后,贺舒怡好奇的对着旁边的孟延福问道。
“不是,纯属他的个人习惯吧,一般歌手只会在舞台上试音,在台下试音的意义其实不大,更多的我感觉是一种仪式感吧。
倒是灯光的调整可能还有点说法,有些灯光是会让一些区域的观众感到不舒服。”孟延福说道。
他参与过很多大型演出节目的工作,彩排试音这种场面见得多了,各种习惯的歌手都有,所以对于徐清的行为见怪不怪。
“这样啊?”贺舒怡对于这个回答挺诧异的,她还以为成熟的歌手都像徐清这样呢。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到底对不对就不清楚了。”孟延福又补充了一句。
贺舒怡听到这话没有再回答,而是点了点头,随后拿出本子记录道在演出的准备工作中,摄制组发现徐清在某些细节方面,有着自己独特要求。
或许是这一点一滴的不同,才造就了观众对他更加立体的认知,让其的形象在观众的眼里更加生动,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供探讨的话题点也会更多旁边的孟延福偷瞄着贺舒怡记录的东西,等看完这一段内容之后,先是觉得有些好笑,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贺舒怡写的很有道理。
徐清这种公众人物不就是得多来些话题点让人讨论吗,比起那些什么都没有只能吹努力,买一些毫无意义的热搜词条的艺人。
他的这些一举一动显然更有讨论点啊,别的不说,就光这个在观众席试音的画面曝光出去,一定会有两个观点产生碰撞的。
一个说徐清非常敬业,对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