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拍小胸脯,“那我就放心了。”
一旁的曹襄砰砰跑到刘彻面前,好奇道:“舅父,你们在玩什么?”
以前刘彻觉得他这个大外甥长得壮,现下跑到阿瑶身后,两相对比,一个好比酸杏,另外一个就似哀梨了。
堂下的东方朔向来胆大,开口道:“长公主,小郎君,陛下与我等在商议铸钱的事情。”
铸钱一事关系民生,现下民间权贵豪富们私铸、盗铸现象猖狂,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自高祖和文帝下令允许民间自由铸造铜币后,并且对民间私铸行为采取放任态度后,大多数得益的只有那些权贵豪强与富商,不仅没有帮到底层百姓,反而造成物价高涨,私铸、盗铸泛滥,百姓手里的钱越发不值钱。
权贵富商们没有钱可以造,百姓却要勤勤恳恳、辛辛苦苦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取权贵手中那些劣质钱币,在市面上买不到对应的货物,长此以往下去,再次爆发秦末的动乱也是正常的。
陛下登基后的第一年就着手整治铸币事宜,下令全国使用三铢钱,但是没有废除之前流行的四株钱,所以最后失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5 第 5 章 (第2/2页)
究其原因,三株钱与四株钱等价流通,但是三株钱中所用的铜要少于四株钱,民间百姓自然选择价值高的,加上盗铸横行,三株钱流通失败。
现在陛下打算废除三铢钱,使用四株半两钱。
朝臣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反对的人觉得,陛下这政策在许多人看来,是打自己的脸,往回走,在不少人看来,是对民间盗铸、私铸的妥协。
赞同的人觉得现下已经证明三铢钱失败,及时折返,也是一件幸事。
听东方朔说起这个,其他朝臣也纷纷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当然不是真要说给刘瑶这个两岁稚童听,而是说给面前的刘彻。
曹襄听得云里雾里,无聊地环顾四周,小眼神瞥见刘瑶听得认真,连忙也端正态度,仰着头看着说话的大臣。
刘瑶听完后,纳闷道:“为什么要让外人铸钱,不能阿父一人铸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