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斯曼紧紧攥住手中的军旗。
施仲嘉。
西平府之辱我至今还记得,其时准备未足,只得忍辱投降。今番你来得却是正好,两虎相遇,且看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大宋这二十五万大军来势汹汹,想是要将西夏军全数赶出大宋疆域,甚至一举灭之才甘心。如今西夏在大宋境内打下了数座城寨,其中算得上重镇的有三处,延州、隆城、宁州。这三座城均扼守要害,城深墙高,易守难攻,乃兵家必争之地,宋人绝不会坐视夏军长时间占据。只不知施仲嘉是要分兵三路同时攻打呢,还是一城一城地夺取?
施仲嘉的举措却很奇怪。他居然分兵二十万分别驻守宋夏边境各个大小城池,在绵延几千里的边境线上慢条斯理地铺开了一张巨大的防护网,这张网巨大而脆弱,若阿斯曼集兵一处强行突破,仗着骑兵勇悍,只消不顾一切前冲,竟可直扑汴梁,待擒了宋朝皇帝在手,何愁施仲嘉不降?
可是这弱点太明显了,若是旁人摆出这阵势,阿斯曼只会仰天大笑,道天助我也,但来人偏偏是施仲嘉。此人心思细密,布局深远,他展露的弱点,便一定不是弱点。
这张巨大的网越多破绽,便越显得没有破绽。天知道夏军进攻某处,整张网会否迅疾无伦地卷起来,将夏军牢牢捆住?
因此,绝不能冒进,必要仔细观察妥当,瞧清楚施仲嘉的布阵关窍才好动手。其实若能擒得施仲嘉在手,宋军也将不战而败。此时施仲嘉正领着余下五万人镇守渭州,与夏军隔渭水相望,几乎是近在咫尺,但阿斯曼却不敢轻易进攻。
施仲嘉有备而来,小小一个渭州城,不知有多少虎狼之阵在等着夏军自投罗网,若贸然攻击,只怕会与先前那一万人一般,被他轻松吃掉。
左思右想,阿斯曼唯有暂时按兵不动。左右有那三城在手,夏军上下的吃用尽数自三城内外劫掠而来,粮草衣物等毫不发愁,便等上一年也不妨事。而这般劫掠下去,施仲嘉那边受到宋国朝廷的压力必定越来越大,他的耐心,一定比不过我!
然而出乎阿斯曼意料之外的是,他不动,施仲嘉居然也不动。
整个战场奇异地平静了下来。
一日,两日,全然看不出施仲嘉有一丝一毫准备动兵的意思,竟似乎是要长久地驻守下去了。冬至那边鼎沸香汤、炭烤猪羊、举营欢庆,除夕那边爆竹之声连绵不绝,直扰得这边兵将连着好多天吃不下睡不实,总
58、围城(上) 。。。
觉得是宋军袭营。
眼见得正月总算慢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