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站在门外的袁警官伸出手腕。
(正文完)
后记
在豆阅写了长长短短十几个故事,没有一次出纸书,始终不太甘心,所以写这个故事时在行文节奏、技巧运用、悬念设计上进行了很大调整,创作过程中作者比较满意,写完却又有些后怕——这样的主人公是不是会触碰到某种出版忌讳?
不过既然故事已经写完,也无所谓了,就像责编跟我说,“创作者还是要写内心最想写的故事,因为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你。”
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有平台可以发出来跟读者分享,有人追读,或许才应该是一个创作者最大的追求。
连载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读者朋友的反馈,生活中的朋友也在认认真真地看,私下里跟我探讨,那些认识了十几年、早已不再看小说的读者重新开始看书,并且想尽办法帮我拉票……这些都是对这个故事最大的肯定。
在所有评论中,争论最多的就是张文华这个人物,所以写这篇《后记》简单聊一聊,绝非洗白,绝非解释,只是谈谈创作感受。
张文华的罪恶是从十年前掩埋李萱源的“尸体”开始的,短短几分钟做出的决定,成了他一生的梦魇,也成为最终给他行刑的绞绳。
他当时其实有更好的选择,赶紧求救,事后证明李萱源在被掩埋的情况下依然没死,如果他去求救,会有很大几率平安无事,这件事仅仅是一次意外,他虽有过失,却不算犯罪。
但当时张文华选择了把李萱源埋起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他做出错误选择是因为恐惧,恐惧的仅仅是辜负母亲的爱。
他能明显感受到母亲爱他,母亲把自己对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去弥补自己人生的不如意,他也爱母亲,体谅母亲的含辛茹苦,不想让母亲的生命再有任何遗憾,可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