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并不是水利这一块,他这两年都在忙着修桥铺路。不过如果只是这些表面的数字的话,他当然是知道的,当下毫无犹豫地报出了数字。
原本就出列汇报的言官,这时候更加恨恨地瞪着胡澈,像是要用眼神杀死他一样,甚至在激动之下,整个人往前又走了一小步,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不对,收回了脚,语调更往上扬了三分:“据下官所知,往年允州花费在水利上的钱粮的数字,都要比这多三成!敢问胡大人,作何解释?”
一个州的水利工事,钱粮徭役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今站在这庙堂上的人,没有一个真正对地方上的事情一无所知的。原本朝廷拨下去的钱款用来兴修水利都未必够,一下子减少了三成,那根本就不可能做好事情。他们倒不是以为是胡澈的责任,但这会儿对整个工部都有些……另眼相看。
被众人瞩目的胡澈,微微挑了挑眉毛:“哦?你要解释?”
那种轻慢的态度,别说是出言的言官,就是其他一些官员都皱了皱眉。
胡澈也没有让人搭腔的意思,慢条斯理地出列,向着龙椅的方向一拜道:“陛下,恳请让微臣……解释。”
老皇帝倒是饶有兴致,犹如看戏一般地看着堂下争锋,点头道:“胡爱卿请讲。”
“谢陛下。”胡澈打量了一眼言官,像是看到了什么稀罕物一样,不过他很快就扭过头,正色道,“允州的水利拨款确实少了三成。事实上,去年所有州在这方面的拨款都减少了三至五成不等。得益于新式建材的运用,比起采用石料等物,无论是人工还是材料上的耗费,都能减少六成左右。当然,考虑到第一次大面积推广和耗费,在预算上已经留了一成至一成五的余地。其中,允州这样河网密布水汽丰沛之地,已经酌情考虑过。这才仅仅减少了三成。”
新式建材的优秀,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别的不说,如今京城和京郊,运用新式建材兴修的各种工事,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到。
工部如今和白河书院的工学院进行合作。等他们拿出来的建材,早就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是比起旧有的材料,那确实优秀得不是一点点。
而且在推广之前,朝会上也议论过不少次,甚至文武百官在皇帝太子的带领下,都去工部试验的那些地方去亲身看过试过。
言官既然敢直接挑事,当然不会对这些不了解,追问道:“允州暴雨连绵,哪里是其它地方能比的?”
这话一出,就有些让人不高兴了。
“允州暴雨连绵,河州、覃州今年的雨也不算小。怎么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