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心黑一点儿,塞下四十个人也不在话下。一趟下来,所获不菲,比拉货还要赚的多一些。
这辆马车,便隶属于赵记,是秦州数得着的大车店。
此时巩昌府地近西北,还没怎么开发,官道两侧都是密密的林子和灌木,在一丛灌木后面,一个人趴在那里,眼睛死死的盯着这辆大车。
此人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子,肤色黝黑,一脸的沧桑,瞧着至少也三十来岁了。谁又能把他和几个月前西宁城中那个俊秀少年联系在一起?
他正是裴长卿。
去年冬天逃出西宁城之后,他一路跋山涉水,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走出了甘肃镇境内,又过了临洮府,来到巩昌府境内。
这几个月,裴长卿日子过的很不好。
因为他没有路引。
明朝的路引就相当于后世的介绍信,根据官府的规定,但凡有百姓离乡超过百里,则有官府发给路引。在外地,路引就相当于身份证加户口本……
城门要查路引,住店要看路引,所以裴长卿根本不敢进入城池,这几个月,一直在荒郊野外晃荡。甚至他连大路都不敢走,因为在许多路口,都设有收税的卡子,那里也要查看路引。进不了城镇,而明朝保甲制度下的村子又都是对外来人有着极强的戒备心理,有的甚至一见是生面孔,直接就报官抓人。
所以裴长卿连村子也不敢进,从西宁城中带出来的钱财都没怎么花出去,有钱都没处花去。这几个月就一直在野外摸鱼捉虾,捕点儿小兽吃,虽说没饿死,但也过得苦不堪言。
他躲在这里,是要打劫!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打劫了,过去几个月,裴长卿打劫了五次,杀了八个人,所有见过他面的都被他给杀了,没留一个活口。裴长卿不敢冒险,他很清楚,一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