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要压到城头上一般,凄风冷雨在秦州城中肆虐,寒风夹杂着冷雨,打在人的身上脸上,就让人不由得一阵哆嗦。
雨不算特别大,但是淅淅沥沥冷冷清清,因此也给秦州增添了几分凄凄惨惨戚戚的味道。
这样的寒风,这样的冷雨,似乎也在告诉人们,秦州城的冬天快要到来了。
这样的天气,其实是不怎么招人喜欢的,因为在这样的天气,在外面做什么都不怎么爽利。
摆摊的那些商贩们也都没法摆摊了,行商们也都只好打尖住店,路上的行人都看不到几个,偶尔瞧见也是行色匆匆,想着赶紧回家。
但是这样的天气,却是文人土大夫的最爱。
在这样的天气下,摆上几桌酒菜,敞开窗户,瞧着外面的凄风冷雨,感受着那股淡淡的凄凉之意,便能让人引发无限的涟漪,说不定就有几篇诗篇问世。
而此时,在秦州城东的一处酒楼上,就有一伙人正在干着这样的一件事情。
第393章 议论
这是一群土子,正确的说了,他们应该算是一群学生,秦州州学的学生。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基本上都只有秀才的功名,或者是连秀才的功名都没有,一共十七八个人。其中有秀才功名的,约莫有六七个,连一个举人都没有。
剩下的,说是读书人,其实,按照明朝文人的规矩来说,他们就是白丁。
都是读书人,但读书人也不一样,也有自已的等级也有自已的规矩。像是高品级的读书人,那就是进土,是能够做官的,差一些的举人,在乡间地位就很尊贵,有关系有门路的,也能谋个一官半职,再差一点的秀才,好歹也能当个教书先生。
而像是他们中大部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